都市快报讯前童古镇位于宁波市宁海县城西南14千米处,是浙东地区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韵的小镇。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今仍保存有多间各式古建民居。昨天,我从宁海火车站坐车到古镇,二十几分钟就到了。因为早上刚下过雨,老屋门前的水渠涨了不少水,听当地人说,整个古镇转一圈,一个半小时要的。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我来到童松达家,一幢二层高的农家自建房,门前带了一个宽敞的院子,地面浇过水泥,蛮干净的。“烹茶以济行人”,从清朝开始,童家一代又一代人,就在前童镇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至今已有多年。来前童古镇玩,常会看到这么一个场景:一辆三轮车,车前一个不锈钢茶桶,车边一个大姐正忙着帮游客倒茶水,当游客解完渴问多少钱时,她笑着摇摇头,不要钱。而这个大姐正是童家大儿媳妇胡亚丽,两年前,她从公公童松达那里接过“送茶”的担子,成为第十一代“送茶人”。“送茶”这件事他坚持了一辈子进门之后,看到84岁的童松达站在院子里,身高一米七多一点,两边头发已经花白,穿着一件褐色短袖,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友善。见儿媳妇胡亚丽领着我进了门,便转过头朝我笑了笑。“童爷爷好。”我朝他喊了一声,他没有回我,依然眯着眼笑。“他听不懂普通话。”胡亚丽笑着和我解释。在孙女童晓娜的翻译下,童松达为我讲述了“送茶”这件他坚持了一辈子的事。烧水送茶,是童家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在童松达七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大哥自立门户后,他就跟着二哥一起送茶。童松达14岁时,二哥因病而故,但家族送茶的传统并没有随着家庭的窘迫而消逝,他挑起送茶的担子,二嫂在家里烧水,他去外面送水。我问他,为什么还继续送,他笑笑说,这个是好事啊,祖上定下来的,要做下去的。到了22岁,童松达娶了媳妇成家之后,便彻底从嫂子手里接过烧水送茶的任务,妻子在家里烧好茶,他送去黄洋市路廊。黄洋市是本地一处集贸市场,人来人往。不像现在有瓶装水、饮料这么方便,那时候人们消暑解渴全靠烧茶人送的茶水。那个年代,黄洋市的路廊是天台去宁海必经之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小小的一杯水,对于长途跋涉的过路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天一亮,我就用木桶挑着两担烧好的香枝茶,送去路廊,再回家干农活,到了中午,再去看下水是否喝完了,要是喝完了,就下午再挑一担过去。”童松达回忆说。“按正常情况,一般夏天,每天要送2次,冬天送1次就差不多了。”童松达家距离路廊大约1公里,两桶七八十斤,正好走半小时。烧水需要用柴,童松达就去梁皇山砍柴,一去就是一天,天亮出去要傍晚才能回来,砍一次柴,能用好几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黄洋市路廊从交通要道变成无人问津之地。路廊也在上世纪90年代被大水冲垮,没有重建,而童松达并没有停止送茶。后来,在农忙之余,他带着儿子去了宁海县城的“四个门”——东门白峤岭、南门黄土岭、西门路廊、北门路廊烧茶。再后来,随着瓶装水的普及,来喝水的人少,他们也去得少了。几年前,童松达因患脑梗,导致行动不便,出不了远门,烧茶活动近乎停止。儿媳妇成为接班人一杯酸梅汤征服游客的心胡亚丽27岁嫁到童家,膝下有一儿一女,早年在郑州打工,后来回到家里照顾一家老小。让她决定成为送茶人,缘于女儿的一场大病。两年前,女儿童晓娜得了一场重病,几度休克,医生说,治愈的机会只有千分之一。最终,奇迹降临,女儿手术很成功,在医院住了整整42天之后出院。有人说,这是童家人一代代善举积的福报,胡亚丽很动容,决定做公公的接班人。听到这个消息,童松达也倍感欣慰,这传了十代人的善举,总算能延续下去了。两年前,胡亚丽开始去前童古镇景区送茶。但凡节假日景区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她就会在家里煮好茶,用小三轮车送到景区里,为游客送上一杯凉茶。去年,胡亚丽做了新的尝试,开始烧酸梅汤。她倒了一杯早上煮好的酸梅汤,让我尝尝,我喝了一口,对她竖起大拇指,真的不亚于市场上卖的酸梅汤,深红色的茶汤,酸酸甜甜的很好喝,还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听到我的夸奖之后,她得意地说,这个酸梅汤配方可是她独家的。“除了常规的陈皮、甘草、乌梅、薄荷叶、山楂等配料,我还特地加了洛神花、佩兰等中药,增强解暑降火的功效。”酸梅汤的大部分材料是药店买的,洛神花是胡亚丽自己种的。经过几次的改良,她的酸梅汤终于有了现在的口味。“药店老板知道我们家的酸梅汤是免费送的,也没有赚我们钱,都是成本价卖给我们的。”女儿童晓娜补充道。每次胡亚丽煮好酸梅汤送去景区的时候,也会带着外孙女一起去帮忙,“从小让甜甜接触送茶,培养接班人嘛。”童晓娜笑着说,“每次去,一两个小时就喝完了,因为太好喝,许多人会一连喝好几杯。”在胡亚丽茶摊后面,挂着一张印着公公童松达照片的海报,那是他年被评为宁波好人时有关部门做的海报。有次,胡亚丽在景区送茶,游人不敢喝,以为要收费,女儿就想了这个法子,将爷爷的好人海报粘贴在摊位上,说明这个茶是免费的,大家尽管放心喝。到了冬天,胡亚丽会将解暑的酸梅汤换成红枣姜茶,供游人驱寒暖身。童松达一家六口人住在一起,如今已四世同堂了,年龄最大的童松达84岁,最小的曾外孙女甜甜4岁,一家其乐融融。据《塔山童氏族谱》载,童松达的先祖童维泰(-),已是黄洋市路廊烧茶的第四代。按这样推算,到童松达一辈,童家人已义务烧茶整整十代了。胡亚丽说:“童家人十代烧茶,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这也是我们对祖辈的承诺。”看了他们一家的故事,更让我们明白,善良终会有福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4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