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痤疮 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实地探访   6月,走进位于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东崔家口村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纪念馆,青砖灰瓦的民房旁,几株高耸的大树将这里点缀得绿意葱茏。

  今日,这里只是胶东半岛的一个普通村庄,但在80多年前,英雄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在这里集结,为这个村庄的历史添上了厚重的一笔,就此书写了胶东地区抗日的传奇故事。   “建军天福山,集结崔家口,首战雷神庙,在胶东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走进纪念馆,前言的寥寥数语,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峥嵘岁月——

  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山东省委迅速制定分区发动抗日武装的十大纲领,计划在山东建立10个军或10个支队,给胶东地区番号为“三”,并派理琪、林一山、宋澄等赶赴胶东,组织抗日武装起义。

  年12月24日,随着理琪的一声宣告,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天福山正式成立,胶东 支人民抗日武装的大旗自此擎起。   虽然宣称“第三军”,但成立之初,这个“军”只有一个大队,80多人。诞生于天福山的这支革命队伍不仅是一支先遣队,更是一支宣传队。   成立第二天,一大队从沟于家村出发,一路上扩人、扩枪,扩大宣传,将抗战御敌、保家卫国的热情传遍沿途乡村,胶东特委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年1月19日,胶东“第三军”司令部和胶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三军”已经扩展到多人、多条枪,并决定将主力挥师西进,主动迎敌,奔赴抗战最前线。   彼时,日军铁骑已践踏胶东大地,青岛、烟台、牟平等地被相继侵占。同年2月,向西挺进的“第三军”主力到达东崔家口村,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   展馆里,一张斑驳的木桌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还原了当时的场景:略显粗糙的手绘地图上,敌我双方的兵力分布态势却记录得非常详细。当日,理琪和“第三军”其他领导成员在东崔家口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趁敌伪政权立足未稳突袭牟平城,狠狠地打击日伪政权。

  当晚,“第三军” 大队和特务队在理琪的带领下向牟平城进发,用一夜急行,于13日拂晓到达牟平城下。日伪政权不得人心,经过数小时的战斗,“第三军”指战员攻入牟平城,活捉了伪县长、伪公安局长,俘虏余人,缴枪近百支,有力地震慑了那些在战争中奴颜婢膝的汉奸和准汉奸,也让牟平城的百姓近距离接触和认识了这支精神抖擞、信念坚定的人民军队。   13日10时,攻城大部队撤出牟平城进入城南山区,理琪和二十几名指战员来到城东南的雷神庙开会商量下一步行动。没想到,驻守烟台的日军赶到,将雷神庙四面包围。   枪声四起,形势危急,突围已经不可能。理琪等人当机立断,迅速展开反击。战斗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天黑,英勇的“第三军”指战员们以劣势装备扛下了日军七八个小时的进攻,击毙击伤日军50多人,在胶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胶东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幸的是理琪在战斗中中弹牺牲,献出了只有30岁的年轻生命。

  雷神庙战斗之后,“第三军”在东崔家口村短暂休整,又踏上西进的道路。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下,胶东各地纷纷起义,成立了“第三军”第三、五、七、八、九、四十一等大队。为便于统一指挥,4月初在马石店起义队伍合编为 、二、三路。   一路转移,一路战斗,一路历练成长。不久,“第三军”与掖县玉皇顶起义成立的“第三支队”合编,番号仍为“第三军”。年9月18日,中共胶东特委和“三军”总部在掖县召开九一八纪念大会,“第三军”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成为胶东抗战的中流砥柱。   随后,这支英勇的作战队伍在战斗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27、31、32四个军,涌现出“潍县团”“济南 团”“济南第二团”“塔山英雄团”“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英雄集体和夏侯苏民、任常伦等一大批全国 的战斗英雄。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百面战旗方队中也有五面鲜红的团级英雄战旗来自天福铁军。   ■亲历故事   文登区葛家镇东崔家口村村民崔从建——   “‘第三军’走后,村里近百名年轻人跟着参了军”   提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我们东崔家口人就由衷地有种自豪感。“第三军”曾在此集结,出发攻打牟平。   大概是年的正月,一群穿长袍大褂的士兵来到村里,一行40多人。原本大家以为和以往来村的当兵的一样,可是没多久,大家就发现这群人还真不一样。他们既不“吆五喝六”,也不对村民们打打踢踢,甚至不嫌弃饭菜糙。反而礼貌待人,和村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当时只有极少数村民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在村里住了六七天以后,2月12日,吃过晚饭,大部队就开始整装集结出发,留下几位士兵留守。   直到两天后,“第三军”司令员理琪的遗体被抬回村时,大家才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一群干革命、打鬼子的英雄。不少村民趴在理琪和牺牲战士的遗体边恸哭。   “第三军”将士将牺牲的战友安葬后,短暂休整了一段时间,便继续向西行进。   如果说,东崔家口村在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历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那么“第三军”对我们东崔家口村的影响更是巨大的。   “第三军”走后,当时村里便有10多名年轻人跟着队伍,奔赴抗日前线。此后,参军报国的精神犹如红色火种,深深影响着东崔家口的后人。粗略计算,在“第三军”的影响下,前前后后有近名村民参军。抗日战争以来,村里牺牲的烈士就有38名。

  可以说,后来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当兵的。像我们家,我父亲和岳父都是老兵,父亲曾参加过 ,岳父以残疾军人的身份退伍,我自己也在19岁时入了伍,立志报效祖国。   如今,受烈士精神感召,村里年轻人参军报国的积极性仍旧很高。在耳濡目染中,大家认为保家卫国是青年人的职责,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坚决参加。   ■记者手记   信仰的火种代代传   是什么力量让“第三军”这个诞生于胶东大地的“土包子”军队在一次次作战中发展壮大,成为国之坚盾?又是什么让先烈先驱们不惜付出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也要为之奋斗?走进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纪念馆,一件件展品和一句句说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战的信仰。   因为有这样的信仰,才有了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七七事变”的爆发,把中华民族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不管斗争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高高擎起抗日救国的大旗,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唤醒了 层的广大民众,才有了赴汤蹈火、百死不辞。   因为有这样的信仰,才有了克敌制胜的人民战争。不论是成立前在昆嵛山进行游击,还是成立后的奇袭牟平城,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是发动人民、组织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也正是如此,“第三军”才能在胶东半岛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作为革命火种的传承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敢于担当的作风、扎扎实实的行动推进各项工作进行,将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让革命薪火永远闪耀光芒。(Hi威海客户端记者匙亮张萌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