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依春
10月1日,带着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我们早上6点就驱车上路了,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虽是提早错峰出行,可路上车辆依然川流不息,路途依旧拥堵,回家的路总是显得那么漫长,回到家中已是中午12点,平常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竟用了六个小时。晚上表妹夫打来电话说,他们从天津回幺幺家过国庆节来了。两年不见,甚是想念。我们约定第二天在白塔山幺幺家相聚,正好也去游一游多年未曾光顾的白塔山。
白塔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城东郊2.5公里,白塔山因白塔而得名。白塔,原名凌云塔,是川北造型最美丽的高层建筑之一,平面成八角形,塔高43米,共13层,清道光十年(公元年)巴州知州陆成本任期时所建,白塔结构内部为石,外部为砖,砖石合砌而成,内部石梯成螺旋式,共11层,顶部二层为实心。白塔每层用砖砌出劵窗8个,塔内每层有石造塔室一个,建筑质量相当坚固。白塔因塔身呈白色,故称白塔。川北军备道前四川学使,会稽吴杰题曰:“共登青云梯以为人文振兴之兆气。”意即“登临此塔有人文振兴的吉祥征兆”。远远望去,白塔如同一根桅杆稳稳地插在一艘大船上,将整个巴州城牢牢地固定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从巴州城去白塔山的路有三条,一条可以乘车从山脚沿公路盘旋而至,另一条可以从山脚抄小道竖直登顶,还有一条需绕道经开区至凉水井折返到达。
2号早上,太阳慢慢爬上山头,喧嚣的蝉虫关闭了嗓门,初秋的空气略显湿润,秋阳照耀下的白塔熠熠生辉。我们驱车出城来到通往白塔山的路口,那里赫然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公路滑坡整修,请绕道行驶!我们只好按交通指示牌绕道前往白塔山。
来到白塔山公园门口,表妹夫早已等候在那里。我们首先来到白塔。这里曾经是我儿时的乐园。站在白塔边,我放开嗓子,振臂疾呼,再次体验一把“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快感,眺望巴城,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护城河堤,修葺一新,阡陌交通,绿树成荫,河道清澈,玉带缠腰,曾经低矮破旧的蓝顶子房屋不见了,污泥臭水沟不见了,灰蒙蒙的天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碧空万里、绿水青山、优美整洁的山水园林城市,好一幅“山中画中,秀美巴中”新画卷。
回望白塔,塔门已经上锁关闭。据说因受地震影响,现在不能登塔观景了。但儿时的那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大人们在附近的田间劳作,我们几个小伙伴则在这里追逐嬉戏,玩抓小鸡、捉迷藏的游戏,时而躲进白塔护院,时而爬上高高的塔顶,顿时一股凉风洞穿劵窗,夏天使人神清气爽,冬天则有“高处不胜寒”之感,透过劵窗,远山近物、蓝天碧水尽收眼底。今天虽然不能再登塔观景,但曾经我已经看到过最美的风景,自然不会有任何遗憾。
从白塔朝北行,这里就是晏阳初博物馆。它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该博物馆是为纪念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而投资修建的,始建于年,其前身为“晏阳初文化公园”,总占地面积60余亩,建筑面积余平方米。由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晏阳初墓、晏阳初博士汉白玉塑像、巴中名人园及董修武墓等景观构成。成片的建筑群,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年晏阳初出生在四川巴中县城,幼年时期在家乡私塾习读“四书五经”,青年时期到海外留学,年他在法国开办了华工识字班,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华工无知无识的窘境,便萌生了为劳苦大众脱贫治愚的理想。年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晏阳初回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20多年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从20世纪初叶至年病逝,他先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从事平民教育运动,获得了世界认可。年,他与爱因斯坦等人同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殊荣。年任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等职。年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正如晏阳初曾经所说,他将用他的双手和灵魂投入工作,直至打碎将人民束缚在贫困、无知、疾病和自私之中的锁链。
晏阳初博物馆陈列展出了晏阳初史迹文物及各类资料件;文献资料图片、音像制品余件(册),文字资料余万字。其中有晏阳初遗物、手迹、笔记、原版照片及名人题辞、书画等珍贵文物,是目前全国范围宣传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运动理论中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步入晏阳初博物馆,我们在一张张展板前驻足停留,在一件件文物前细细品味,在一个个史迹中探寻谜底……晏阳初博士的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改造理论既是一座世界级的精神宝库,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既是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所需要的精神养分,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世纪老人穷尽毕生精力,以民间行为方式,推动、整合各种资源,成功开展一系列令全世界瞩目的变革,实在难能可贵,而且居然与今天我们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高度契合,不得不令人景仰!
从晏阳初博物馆西行50米,有一个偌大的游乐园。它是推进文旅融合的一大样板。游乐园内摩天轮、过山车、碰碰车、旋转木马、儿童滑梯、高山滑道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熙熙攘攘的游客把节日的快乐挥洒得淋漓尽致,欢声笑语洒满天际。周边的农户早已退耕入园,他们或在园区打工,或开起了小卖部,或办起了农家乐,或开办了乡村民宿……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门路,而且收入高出了原来的好几倍。交谈中,他们自信满满,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们徜徉在那挂满国旗的那一抹红色里,共享国强民富的喜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塔山,我儿时的乐园,人们的精神家园,文旅融合的样板,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来源:金融作协)
作者简介:周依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山路十八弯》《岁月留痕》等文集。现供职于四川省开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