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风云录#
四野战将系列:莫文骅3
作者:桅杆
政治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管灵魂、管方向的大事。从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解放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是我军强大战斗力的源泉。本文就以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为例,说一说莫文骅及政治工作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塔山大战在即,吴克华说“做好思想工作可是当务之急啊”
年5月,东北局决定撤销辽东军区,莫文骅由军区政治部主任调任东野4纵政委,并担任纵队书记,司令员是吴克华。
在莫文骅之前的军事生涯中,主要担任宣传部长或政治部主任职务,只担任过1次军政主官,即参加红军初期,担任过连长及连指导员。平津战役后,莫文骅还担任14兵团、13兵团政委。其中近一年时间的4纵政委,是他最重要的一个主官岗位,因为这期间经历很多大仗和恶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塔山阻击战。
莫文骅就任4纵政委4个月后,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辽沈决战开始。9月15日,4纵与9纵以突然动作,包围锦州北大门义县。随后3纵等部接替攻城任务,4纵越锦州西进,攻占兴城等地,切断了锦州与关内的联系。随后待命,做锦州攻城准备。
在东总最初的北宁线作战计划中,4纵原本是攻锦主力之一。9月29日,东总在致中央的电报中,计划用5个纵队(3、4、7、8、9纵)又2个师(5、17师)攻打锦州,以1个纵队(11纵)对付锦西之敌。
10月2日,林彪得悉蒋新5军和独立95师海运增援葫芦岛,于10月3日上午调整战役部署,以4纵、11纵并2个独立师,归东野第2兵团指挥,对付锦西、葫芦岛之敌。
4日,东总命令4纵“应即开始转至塔山、高桥地区布防”。因锦州与塔山之间距离不到30公里,命令要求4纵“绝对不能采取运动防御方法,准备在此线死守不退,准备抵抗敌人数十次猛烈进攻”。
4纵自成立以来,多是野战或攻坚,只在四平保卫战期间打过一次阻击战。这次4纵任务突然转换,由攻城转为打阻击,从上到下毫无思想准备。对此,莫文骅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军事行动和动员等重大问题。会上,吴克华说:“政委,部队攻城呼声正高,这度的急转弯,做好思想工作可是当务之急啊。”
打仗,军心士气极为重要。军事主官对此体会更深,所以吴克华才有此说。
(二)罗政委说,塔山阻击战主要打的是政治仗
在战前的准备阶段,军政主官大体上的分工,是司令员负责排兵布阵,政委负责部队思想动员工作。所以,接受命令后,4纵一边向塔山开进,一边开展战前准备,尤其是思想动员工作。
第二天(5日)一早,4纵即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吴克华传达上级命令及纵队的决心与部署;莫文骅则由针对部队情况,布置思想动员工作,特别强调要让部队充分认识到塔山阻击战,一具有重大意义,二必是一场恶战,三我军必定取得胜利。在思想动员方面,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要求各部队召开政工会、干部会、支部会、军人大会等,层层动员,讲明阻击战的重大意义,传达纵队的任务。纵队还临时召开了全纵党员代表大会、阵前士兵代表大会等形式,直接对基层干部战士进行动员。
二是以纵队党委名义,发出了《告全纵队党员的信》《告全纵队指战员书》,特别制作了“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等锦旗,在部队中开展了立功和夺旗竞赛,提出了坚守阵地、寸土不失、与阵地共存亡、争当守备英雄等战斗口号。
三是在战斗期间开展火线动员,要求各级干部和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那个年代,这真的不是口号,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塔山阻击战期间,莫文骅等纵队首长就多次到一线部队,开展战时动员。
这些措施,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战斗热情,为塔山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罗荣桓政委在战后就说过,塔山阻击战主要打的是政治仗。
自三湾改编开始,我军与旧军队和外国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与军事指挥体系并存的思想动员体系。军事指挥体系靠命令、条令、制度等进行组织指挥,注重兵力、火力等物质层面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战斗意志能不能发挥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这个体系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而思想动员体系就是解决精神层面的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内在潜力和战斗精神。
(三)林彪派出“监军”,吴克华想不通
现在的人们对此可能不大理解。在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敌军,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这个强有力的思想动员体系。这也是在同样的兵力、火力条件下,我军战斗力往往倍增的关键所在。
塔山距锦州不到30公里。敌援军一旦突破塔山防线,就将直逼锦州城下。正因为如此,塔山在林彪的心目中分量很重。这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一是10月2日,锦州大战在即,林彪得悉蒋军增兵葫芦岛,攻锦决心曾有数个小时的动摇,即2日22时至3日9时30分(给军委的2封电报)。主要是担心“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东进之敌。
二是8日,林彪专门派东总参谋处长苏静前往塔山,到4纵指挥所当“联络员”。临行前,林彪让苏静转告“4纵首长,攻取锦州看来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守住塔山”。刘亚楼甚至说:“你告诉他们,塔山丢了,提脑袋来见。”林彪接口说:“对,就这样告诉他们,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他们脑袋。”
三是在塔山开战之后(11日),林彪越级把控,特地电令4纵:“这加强12师指挥,令胡奇才同志到12师指挥。”
熟悉林彪指挥风格的人都知道,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是极少说那种狠话的。由此可见林彪对塔山之重视和担心。
苏静到4纵当“联络员”,任务是上传下达,“只听不说”。并且,苏静与东总之间的联络电报,4纵不能过问。部分干部私下说苏静是“监军”,是林彪对4纵“不放心”。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吴克华对这种做法很反感,情绪也受到一定影响。
对此,莫文骅专门找吴克华谈心,说因为“这次任务非同小可”,才会有这种特别的安排,“先不要想它,坚决打好这一仗”。及时消除了误会,稳定了情绪,让吴克华全身心地投入作战指挥。
思想工作就是在这些不经意间,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