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决战

宋海峰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的规模或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和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三大战役从年9月12日开始,至年1月31日结束,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四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辽沈决战“插门栓”

盛夏北国,热浪滚滚。在建军94周年前夕,我专程从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来到辽沈大地,重温73年前那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战役——辽沈战役。

年秋,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视野里,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大战场,“稻浪”金黄,丰收在望: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万人发展到万人,经过实战锻炼和新式整军运动,部队军政素质大大增强;

国民党军总兵力由解放战争初期的万人减少为万人,用于第一线作战的兵力仅为万人,且士气低迷,战斗力下降。

此时,东北战场上我军兵力已超过万人,解放了东北大部分地区。面对敌我力量对比发生的有利于我方的变化,中共中央不失时机作出同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的决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把战略决战的首要目标选择在条件最有利的东北战场。

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锦州是华北与东北之间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有“山海要冲,边关锁匙”之称。先攻克锦州,就可封闭东北国民党军从陆路撤往关内的大门,以决战的态势将其在东北就地全歼。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年9月12日,震惊世界的战略大决战——辽沈决战的枪声,首先在北宁线打响。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克昌黎、绥中、兴城、义县,孤立锦州。

锦州之战的关键在塔山。伫立在塔山阻击战阵地的遗址上,环顾四周,战场遗迹尽收眼底:塔山处在山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上,无险可守;它是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救援锦州的必经之地,一旦被突破,国民党军半天就能涌到锦州。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展现的正是震惊中外的塔山阻击战的残酷与悲壮。

当时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2师侦察通信员的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后来回忆,10师30团机枪手刘殿哲,在头部和右臂负伤的情况下,顽强追击敌人米。“坚决守住阵地……给我报仇!”一句“烈火金刚”的临终遗言,将人民军队对党的崇高信仰和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

六个昼夜的鏖战,浓缩在讲解员30分钟的讲述之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陆海空立体进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与友邻部队,以“人在阵地在”的血性和胆气,以伤亡余人的代价,毙伤俘国民党军余人,阻止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10万人增援锦州的图谋,保障了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攻克锦州与辽西会战的胜利。

“摧枯拉朽狂飙劲,略地攻城气势雄。”年10月14日上午11时,锦州总攻开始,我军近千门大炮的炮口吐着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以排山倒海之势,轰响在敌军的炮楼、城墙、城门和城内守军的防御目标上,国民党守军立即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我军各攻击部队沿交通沟迅速接近城垣,发起猛烈攻击。

配水池是锦州城北一个小高地,国民党军配备了1个加强营的守军,工事坚固,火力严密。国民党守军自喻“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的汉”。

拨开历史烟云,一幕幕血战配水池的历史场景,依然震撼人心。东野第3纵队7师20团1营1连战士李长修腹部受伤后,仍顽强地端着机枪从断壁里跳出来猛烈射击。炮火声中,只听见倒在血泊中的李长修还在用微弱的声音呼喊:“同志们!打不下配水池,兄弟部队就进不了锦州,我们就是全部牺牲在这里,也要把配水池拿下来。”

攻击配水池的1营官兵,用血肉之躯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基,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矗立成永不磨灭的丰碑。攻占了配水池后,1营多官兵只剩下5名战士和1名摄影记者。配水池战斗的胜利,为我军攻打锦州打开了城北的门户。

“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凝视着攻克锦州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致东北野战军总部领导人的贺电,专程从家乡吉林开原前来参观的原东野7纵21师61团3营1连战士于德才,坐在轮椅上连声说:“可以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是挖沟挖出来的。”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阵中日记》这样记载:夜幕降临,数万官兵拼命挖掘,锦州城四周彻夜都是锹镐之声。天亮后,城墙外的开阔地上布满纵横交错的壕沟,这些壕沟一直挖到了守军的阵地前。挖掘交通沟这一战术,使部队以最小的伤亡代价通过开阔地接近城垣,加快了攻克锦州的胜利。

年10月15日18时,锦州,这个被国民党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城市,在英勇的人民军队面前,只用了31小时,就被攻克了。此役,我军全歼锦州国民党守军10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军由陆路撤向关内的通道被完全封死,辽沈战场上呈现出“关门打狗”的态势。

辽沈决战这场“插门栓”决战,是由一场场激战连接而成的。锦州解放后,在我军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长春国民党守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10月21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残部放下武器。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讲过一句话:“军队的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两大因素——苦难和胜利。”诚哉斯言,10月26日凌晨,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7师21团3营挟攻锦胜利之威,勇猛穿插到黑山以东的胡家窝棚,以巨大的代价,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指挥部。该兵团司令官廖耀湘被俘后坦言:“解放军第一棒子即打碎了西进兵团的脑袋……”

狂飙怒进,势如破竹。胡家窝棚的“斩首行动”,加快了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覆灭。东北野战军总部迅即指挥9个纵队不分建制,以乱制乱,猛打猛冲,分割围歼。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全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10万余人。紧接着,我军乘胜挥师东进,解放了沈阳、营口、锦西和葫芦岛。

“硝烟蔽野壮怀赴,炮火连天热血酬。”展馆全景画馆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的辽沈战役的宏大场景,讲述着此役的重要战略意义。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宣告解放。辽沈决战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过国民党军队,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走出纪念馆,我拿出手机,在纪念馆前留下一张自拍照。朋友圈中,我写了一段感言:镰刀、锤头,信仰的旗帜;五星、八一,胜利的旗帜;党旗领着军旗走,军旗跟着党旗走,闯过了千山的关隘、万水的激流。在党的旗帜指引下,人民军队用鲜血与忠诚实现了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

一部百年激荡史,无数英勇奋斗人。这就是一个政党的红旗颁、一个民族的胆剑篇、一支军队的热血颁!

淮海决战缚苍龙

江苏省邳州市碾庄镇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淮海战役先烈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十五个金色大字上,那是陈毅元帅的题词,与基座上“战斗”“冲锋”“胜利”“支前”四座浮雕一起,组合成对这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光辉篇章的最直观注解。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作战思想做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由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导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和中原野战军(以下简称“中野”)共同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

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册,淮海战役开始之初,国共两党两军最高统帅部都认识到此战关系甚大。

年11月16日,毛泽东致电淮海战役总前委:“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蒋介石也致函国民党第七兵团中将司令黄百韬:“此次徐蚌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务希严督所部,切实训导,同心一德,团结苦斗,期在必胜,完成重大之使命,是为至要。”

将时间的放大镜,对准同辽沈、平津战役一起,被誉为解放战争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革命取得根本性胜利的淮海战役,我清晰地看到,在这场我军总兵力唯一少于国民党军的决战中,我军以“饮马长江、解放全国”的态势,歼敌55.5万人,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60万对80万,这锅夹生饭是怎么吃下去的?在淮海战役胜利72周年前夕,我来到碾庄镇,重温淮海战役那段荡气回肠的红色记忆,探寻淮海战役蕴含的宝贵革命精神。

肃立在纪念广场粟裕大将骨灰撒放处纪念墓前,脑海里翻过一幕又一幕:我仿佛看到,年12月,中共中央根据战略形势作出分兵南进的战略决策,决定从中原战场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以调动中原战场上的国民党主力部队的战略设想。

我仿佛看到,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通过深入缜密分析,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在中原战场上集中兵力打大仗的三次直陈。

在历史的时空隧道里,我仿佛看到,毛泽东给予淮海战役总前委“临机处置”之权,从善如流放手使用粟裕等前方将领后,总前委出神入化,气势恢弘指挥这场战役的一个个辉煌瞬间。

碾庄战火已尘封。在徐州好友的陪同下,我驱车来到碾庄镇倪庄村,黄百韬就是在这里被流弹击中。当年的芦苇塘如今已经变成农田。年11月6日傍晚,遵照我最高统帅部“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的电令,我华东野战军向徐州东侧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全线出击,淮海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时任华野副参谋长张震后来评论:“全歼黄百韬兵团,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一次铺底之战、关键之战。由此,切断了徐蚌线、孤立了徐州,我军牢牢掌握了淮海战役的主动权。”

在“胜利之势、剑指淮海”展区的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战役期间任粟裕秘书鞠开的回忆,淮海战役分为围歼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全歼杜聿明集团三个阶段。这是两个野战军首次联合作战,要取得胜利,关键是要一切行动听指挥。

伫立在纪念广场展陈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图片前,当年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铮铮誓言仿若犹在耳畔,穿越时空,响震山河:“只要能歼灭黄维兵团,哪怕是中野付出再大的损失,即使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是可以取得全国的胜利,这代价也是值得的。”

小平同志的话,充分体现出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政治担当。这是何等的全局意识和革命豪情!古往今来,在决战场上没有这种豪情和气魄是压不倒对手的!

淮海硝烟战旗翻,英雄以血谱春秋。纪念馆里血与火的虚拟空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浴血双堆集的战场。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里,我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以执行党的指示不打折扣的革命精神,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次次奔雷般的追击,一次次铁壁般的阻击,一次次潮水般的攻击,全歼黄维兵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胜利。

眼前一幅幅我军官兵不怕牺牲、决战决胜的图片,让我不禁想起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心胜》一书中写的话:“人要有点精神,军人最宝贵的精神就是胜利精神。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这样的军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无价之宝。”

在往昔的峥嵘岁月中,我似乎看到了72年前,我军将士超人的坚韧性与战斗精神的英勇壮举;我似乎触摸到了淮海战役中牺牲的3.1万余名烈士那仍然在剧烈跳动的、炽热的胸膛……

淮海战役蕴含着一往无前、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纪念馆“十人桥”的复原场景,让我的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厚重而深沉的敬仰和感慨。年11月8日,华野第9纵队27师79团1营尖兵2连为渡过沂河,围歼堰头之敌,2排3班战士抢搭了一座桥,因没有桥桩很不稳固,人通过容易翻转落水。身着薄棉衣、脚穿胶鞋的全班一齐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人当桥桩扛起浮桥,用沸腾的热血,谱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英雄乐章。

“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纪念馆展区声光电模拟的战场实景,逼真地再现了淮海战役收官之战——陈官庄歼灭战波澜壮阔的恢宏篇章。

年1月6日,大地冰封,高天朔风,当炮火再次从陈官庄战场轰然鸣响时,面对兵力和武器都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我军官兵以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将杜聿明集团彻底歼灭。

鏖战60多天的“南线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发表声明:“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是一座历史丰碑。“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淮海战役中不断涌现的人民群众支前场面,汇集成了一段永远抹不去的红色荣光。

从山东平度出发的一位担架队员,每到一地,就在一根用来助力的竹竿上刻上这个地方的地名。当他完成任务回家时,竹竿上一共刻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72个城镇的名字。讲解员动情的讲解,使我感慨万千,淮海战役是本底蕴深厚的书,值得我们永远翻阅。

深秋,天朗晴空。奔跑了一天的太阳带着微笑,渐渐沉入宿羊山下。披着绯红的落霞,我流连在纪念馆抚今追昔,遐思悠悠:今天,我们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但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艰难。当此之际,更需要我们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造新时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未来!

平津决战妙运筹

秋日。海河轻曼蜿蜒,从天津城中温柔流过。

穿过历史的尘烟,我走进位于天津市海河畔的平津战役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大门口举目望去,平津战役胜利纪念碑直插云霄:高64米的胜利纪念碑,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两支大军,奋战64天取得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

仰望,枪刺柄的胜利纪念碑呈长城造型,“枪刺”与“柄”交接处的上下各三个巨型钢环,象征着在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

伫立在纪念馆大厅,凝视着墙屏上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浮雕手迹,历史巨人在年3月13日结束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论断,如雷贯耳: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

穿云破雾,飞越沸腾的时光之海,离不开清晰的航线规划。“天津方式”,就是用战斗去消灭敌军;“北平方式”,就是兵临城下,以打促谈,迫使敌人接受和平;“绥远方式”,即暂时维持原状,以后再予以争取或改编。三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手段、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即:一切部队解放军化,一切地方解放区化。

流动的时间,凝固成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这三种方式,对于加速战争进程,减少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诠释,7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年深秋,辽沈战役战火刚熄,淮海战役战火刚燃烧。为不使蒋介石将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集团55万余人,南调增援淮海战役,或加强长江防御,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迅速作出决策,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挥师入关,会同华北野战军发起平津战役,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就地歼灭。

驻足在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场景前,恍惚间自己也穿越了时间,时光的闸门徐徐打开。

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80余万雄兵,夜行晓宿,以荫蔽动作迅速入关。紧接着,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迅速完成了对张家口、新保安的包围。11月29日,伟大的平津战役帷幕拉开。

“取舍者,棋之大计”。为避免国民党军南撤,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的平津战役总前委,指挥华北野战军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打”;东北野战军对平、津、唐、塘(沽)之敌“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以待部署完成后再各个歼敌。

“隔围斩断惊归翼,紫禁孤城暗浪翻。”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运筹帷幄下,傅作义集团被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个互不连接的五个孤点上,使国民党军由“笼中之鸟”变成了“惊弓之鸟”,我军牢牢把握了决战的主动权。

这让我不禁想起叶剑英元帅后来的由衷赞叹:“‘兵贵神速’和‘出敌不意’的军事原则,为一般军事家所熟知,但毛泽东同志运用之妙,却超乎寻常。‘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以及延缓对华东战场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残部最后歼灭部署的指示,则更表现了军事指挥上的高超艺术。”

塞上隆冬,天气奇冷,逆风似刀。年12月22日早上7时整,随着6颗信号弹骤然升起,平津战役“各个歼敌”的第一仗——新保安战役打响。刹那间,新保安淹没在我军炮火的浓烟密雾之中。敌堡被炸翻,城墙被炸塌,砖石飞向半空,守敌压在地下!

这是英雄史诗的豪迈书写。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官兵,冒着枪林弹雨,穿过火海烟云,以疾风迅雷之势,向新保安国民党军发起总攻,昭示出一种亮剑必胜的底气和豪迈,一举全歼华北地区国民党军唯一的全美械机械化军第35军。紧接着,我军一举攻克张家口,歼敌5.4万余人。

走进津西杨柳青镇的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历史就在眼前。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手拿电话,下达总攻命令的仿真雕像,还原了“天津方式”的历史一刻。

年1月14日上午10时,刘亚楼下令:“总攻击开始!”攻津部队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的作战方针,向拒绝放下武器接受和平解决的天津敌军发起了总攻。伴着隆隆炮声,在硝烟弥漫的田野上,各路突击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搭桥渡水壕,冲过冰冷的护城河,在坚固的城墙防御体系上打开一个个缺口。

“为了新中国牺牲,我们无比光荣!”这是攻城部队最响亮的誓言、最坚定的选择。东北野战军1纵1师2团五连33名战士,以赤子之心,钢铁其身,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到护城河边,纵身跳入冰冷的河水,用肩膀顶住桥面,架起一座人桥,用铁血军魂、鲜血和生命,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坚固的城墙防御体系上打开一个突破口后,英勇的解放军逐街争夺、巷战推进,两路突击部队一步步向金汤桥挺进。

在古老而现代的天津,横跨海河的众多的桥梁中,金汤桥显得尤为厚重。一个多世纪前,巨大坚实的金汤桥建成于海河之上,其名取自“固若金汤”。八一前夕,我走上重修后的金汤桥。桥身全长约76米,我从桥面走过,全程不过2分钟,倘若两人自东向西相向而行,只需1分钟就能碰面。

这是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这是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72年前,为走过这短短1分钟的距离,东西两路部队以党的初心为初心,勇往直前、不惜牺牲,连续激战19个小时,胜利会师金汤桥。这一战,成为解放天津的关键历史节点,标志着国民党守军防御体系的全面溃败。

津沽大地,雾散云开。至1月15日15时,我军一举解放了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天津,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多人,活捉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1天后,我军又解放塘沽。这样,北平的20多万敌军已成为瓮中之鳖。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蓟县孟家楼平津前线司令部旧址,年1月31日,北平市民在正阳门大街上夹道欢迎入城的人民解放军图片,再现了当年“北平方式”胜利的场景。

为保护世界驰名的文化古城北平,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把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紧密结合起来,对傅作义进行了耐心的争取工作。在军事手段与政治瓦解的双重震撼下,傅作义终于顺应人民意志,接受了我党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内进行接管。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北平方式”,直接促进了绥远问题的和平解决。年9月19日,国民党华北“剿总”驻归绥(今呼和浩特)指挥所主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董其武,领衔通电起义,绥远和平解放。

迎来新中国胜利曙光的三大战略大决战收官之战——平津战役,我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至此,历时天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三大战略决战,我军共歼灭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夕阳西下,晚霞将海河河面染成一片橙色。漫步在海河边,我心里感慨万千,岁月流金,信仰永矗。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风展红旗起新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已经开启,万众一心奋斗拼搏的旋律愈激越昂扬。仰望鲜红的党旗,我们心潮澎湃,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充满必胜的力量!

(作者为江西日报高级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