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在一艘轮船上开办的学校
——上海海事大学山城校史寻访记
周小
上海海事大学有悠久校史,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航运人才,在每一个时期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壮大祖国航运业,年在重庆建立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在山城重庆留下了属于海事人的记忆。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重庆北碚人,以及上海海事大学年羽爱童行实践队队长,我和同学、老师一道,在年暑假开展校史寻访活动,对上海海事大学在重庆办学的校史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调研,找回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年在重庆办学最初的四个月,学校没有校舍,只好在停于唐家沱的“江顺”轮上开展教学工作。“江顺”轮便成为水上校舍,这也不可不称为中国学校办学史的一大奇观,或许世界范围内也少有整个学校都在轮船上办学的经历。为了寻访曾经的校址,我们前往江北区唐家沱街道,在地图上找到了当年的具体位置。我们也了解到,当年的码头早已不复存在,取代它的是位于长江边上的东风修船厂。那天阳光格外灿烂,修船厂外的岸边有着新修的码头,依稀还能想象出当年“江顺”轮停靠于此,国立商船学校的学子们在其中求知求学的身影。
在“江顺”轮上办学四个月后,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又搬到当时人和场黄氏宗祠和段家公馆办学,借用这两个地方,学校有了较为安定和正常的教学环境。当年的人和场如今改名为人和街道,而黄氏宗祠和段家公馆这两个地方如今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原校址附近的位置都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丝毫没有留下任何关于黄氏宗祠和段家公馆校舍的痕迹,我们只能在渝北区档案馆找到只言片语关于段家公馆的描述。而随着城市规划,久远的地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代人的记忆消失殆尽,或许我们终将只能通过后人铭记的方式,来把校史的这一段办学经历诉说下去。
年,国立商船学校在重庆的固定校址终于建设完成,坐落于长江之滨,位于江北陈滢山之上、溉澜溪之旁。高山之上远离大海,却有着一群有志青年为了国家复兴、民族强盛学习着航海知识,为了祖国不再受列强压迫而奋斗。
依循着当年的老地图和流传下来的校舍黑白照片,我们来到了江北区当年校址所在的旧址,但前前后后三四次来到这个地方,始终无法找到当年校址所在的具体位置,一边勘察对比黑白照片上的背景环境和实地环境的差异,一边对照老地图和现代地图上的地名标记,站在附近的塔山公园上四周瞭望,试图从周围环境迹象之中找到一些关于校址的线索。后来我们又来到江北区方志馆,从方志馆对本地历史的介绍之中了解到,当年陈滢山上的国立商船学校校址附近修建了船舶村,而原校舍被改建为船舶村俱乐部。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十几年前,船舶村因为城市规划被拆除,现如今船舶村的旧址已经修建为商业中心和滨江公园。得知新的消息之后,我们再次回到了溉澜溪附近,登上了塔山公园,再次瞭望周围的环境,向经过的路人询问船舶村的消息。然而大多数人对于此毫不知情,就在我们准备无功而返的时候,下山途中我们最后尝试着向一位环卫工人询问消息,他告诉我船舶村实际上就在塔山公园对面溉澜溪旁边,而原本的陈滢山早就由于城市建设被夷为平地,如今成为了滨江公园,曾经陈滢山上确实有船舶村基地。
最终我们来到如今的城市公园旁,想象着曾经的校址就在我身处的位置,或许就在我头顶之上,不禁感慨着岁月的变迁,也为学校当年办学的艰辛甚是感动。
在校史寻访过程中,我们还多次前往重庆图书馆,从民国时期资料库中找到了当年关于国立商船学校的诸多记载,甚至找到了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校刊,从中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办学风采。既有当年学校的名师大咖对于航运时况的评述,也有专家学者对于当时中国航运发展之路的蓝图规划,更有莘莘学子在校内校外学习生活的风采。这一切都在诉说着80年前那一段热血的航运梦想,更是让我对前辈的努力佩服不已。
(作者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国际航运专业班)
版面欣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