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辽沈战役为题材的全景画开创多个第一(引题)
《攻克锦州》立体再现关键一役(主题)
辽宁日报记者凌鹤
提要
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内的全景画《攻克锦州》,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画幅长一百多米、高十六米,生动描绘并立体再现了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役,是中国第一幅全景画。这幅全景画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开创多种艺术表现方法,于一九九一年荣获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艺术科技一等奖。一九四八年九月至十一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及沈阳、长春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大决战,这便是辽沈战役。重头戏是锦州攻坚战。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东北人民解放军全歼十万锦州守敌,解放了锦州。《攻克锦州》重点描绘了锦州攻坚战。
《攻克锦州》素描稿
“三步走”为创作奠定基础
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41周年,年春,受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的委托,鲁迅美术学院组建了《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组,鲁美教授许荣初、宋惠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高泉担任组长,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杨克山、沈阳军区的关琦铭和王铁牛、沈阳空军的孙浩,以及锦州画家李恩源、傅大力等同志为成员。
三年时间要完成中国首部全景画,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巨大体量的画面和高度复杂的技术难题摆在创作组面前。创作组决定实施“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必须耐心细致地研究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再结合锦州地区的军事地图、各部队在锦州攻坚战中的作战态势图进行综合设计。创作组成员理清这场战役的总体轮廓,并采访当年的指战员和战斗英雄,增强感性认识。第二步,创作组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观看了整个东北战场上的战斗纪录片。第三步,对发生重大战斗的配水池、“大疙瘩”、省府大楼、“瓦斯会社”、中纺公司、师范学校、铁北水塔、团管区,以及紫荆山、罕王殿、小凌河、女儿河等地进行多次踏勘,并在部队支持下,低空盘旋俯瞰锦州地形。
这三步走,为构图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浓墨重彩绘制没有边缘的“画”
在国家的支持下,创作组一行还于年3月去莫斯科、伏尔加格勒两地考察全景画的绘画、建筑和电气设备等诸项问题,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为创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在全景画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多年中,一开始只是一块围成环形的巨大画布,全景画馆这种建筑形式的创造以及地面塑形的出现是全景画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革命,《攻克锦州》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和革新。创作组专门设计了观众平台、特殊的灯光设施和平台上方的吊棚及连接观众平台与画布之间的巨大地面塑形,彻底消灭了巨大画布的上缘和下缘,而环形画面本身没有左右边缘,这样的全景画与所有绘画作品完全不同,它是根本没有边缘的“画”。在创作中,艺术家遵循艺术规律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包括环境、人物、情节、背景,既有艺术提炼,又有渲染塑造,在使画面保持整体和谐与局部突出方面,艺术家们坚持共性、保留个性,进行多种创新,使全景画作为油画艺术的呈现水准决不低于任何架上绘画。
创作组在素描稿上体现的是年10月14日下午两三点钟,即锦州攻坚战总攻发起后4小时至5小时的情景。此时,锦州北部土城已被我军强大的炮火突破,主攻部队已结束了配水池、“大疙瘩”等城北外围据点的战斗,在炮兵的支持下、在骑兵的配合下,他们突破城区,正在进行省府大楼的战斗。进攻城东、城南的三个纵队也已进入城区。城西北正在进行着巷战,可以看到梁士英舍身炸碉堡等英雄情节。
创作组的素描稿在贴近地平线的附近画出了塔山上空的硝烟,暗示着塔山阻击战的激烈,同时还画出了葫芦岛一带的海面,示意“重庆”号巡洋舰的位置。
素描稿确定后,创作组来到当年担任主攻任务的英雄部队体验生活,紧接着完成了1/4大小的色彩稿,色彩稿顺利通过了审查。
多视点透视富有强烈的临场感
全景画的功能就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临场感,从而获得任何其他绘画无法代替的全新视觉享受。
许荣初在创作笔记中写道:“地面塑形和全景画的结合彻底消灭画布边框存在,大大增强了临场感。在整个度的环形范围内,我们设计布置了城垣外侧的炮阵地、被轰坍的土城城垣、城垣内的一处敌军指挥地堡、坦克碾压过的充满履带车辙的土路、国民党军队丢弃的重炮及拖车、一段战壕、一处炸毁的民居、收割完毕的高粱地、一处小木桥等十余处‘兴奋点’。它们形象上各不相同,又与画面内容紧密相关,收割完的高粱地有地域特色,还加强季节性,令人叫绝。小木桥直指城北的交通要道,更强调主攻部队地处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国民党军队丢弃的一门重炮被我们高明的道具制作家制造得完全可以乱真,而拉这门大炮的美式十轮大卡车是画在画布上的,它们两者连接得天衣无缝,观众看到这里被震撼。一位老奶奶冒雨来看全景画,一进入观众平台,就惊呼:‘怎么一会儿就天晴了,刚才明明下着挺大的雨啊?’”
全景画的绘制过程包括放稿、局部制作、整体调整三个阶段。总体色调、人物大小、气氛等都要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做必要的更改。创作组把素描稿分割拍摄成张幻灯片投影在画布上,再根据观众在平台上的感觉进行现场调整。全景画的艺术魅力归根到底是一场透视的魔术,包括多视点互相融合的处理手段,使所有看到全景画的观众产生广袤无垠的感觉。观众在平台上移动着脚步来观看全景画,而画面是静止的,这就需要多视点及视点之间接合部的融合。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题都攻克后再与绘画有机结合,造型和色彩全面相融,全景画的临场感就表现出来了。
本文来源:中工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