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辽沈战役中,有两场艰难的阻击战非常出名,那就是塔山和黑山。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塔山难度要更大,如果东北野战军丢了塔山,那国民党整体都会士气大振,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就可以驰援锦州,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也不会再驻足于彰武。

届时整个辽沈乃至解放战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塔山是解放战争中意义最大的一场阻击战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如果要说惨烈的程度,黑山完全不输于塔山。首先从人员上看,两场阻击战的敌人都超过了11万,但东野当初在塔山防线布置了8万多人,黑山不到5万;

从火力上来看,进攻塔山的敌人陆军最大口径只有毫米榴弹炮,仰仗的海军又因为射程所限没什么发挥的空间,反观进攻黑山的廖耀湘兵团携带了很多美械,榴弹炮团给我守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再者地形方面,塔山正面较窄、两侧无法迂回,对防守有利。而黑山地形宽阔,需要防备的层面更多。最终的结果也是黑山阻击战伤亡人数要多过塔山。

四野司令员林总在看到黑山情况的战报时,曾给梁兴初下达了一个命令“须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梁兴初做到了,不过己方的损失也十分惨重。

那么,黑山阻击战究竟有多惨烈呢?

一、战前双方的部署

年8月,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只被压缩分割在了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区域内,简而言之,解放军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

不过对于先打何处,最初林总跟中央有不同的意见,早前四平攻坚战、长春大房身机场争夺战的不顺让林总心中有几分忌惮,他担心战线拉长久拖下去不利,因此希望能自北往南解决掉国军这三大据点。

这个作战方案较为稳妥,但会延缓东北解放的时间,且未能堵死东北至华北的通道,大概率会放跑敌军。

毛主席则认为东北解放之方针应先攻克锦州,断绝国军逃出关外的道路,从而“关门打狗”。这样是会增加风险,但成功了则能彻底改变局势,实属大气魄大手笔。当时国民党的秘密军事顾问冈村宁次亦评论:“此非雄才大略者不能为也。”

经过几番沟通后林总才与毛主席达成了一致。事前可以有争论,但到了执行阶段,我军就是完全上下一心,林总随即对各部进行安排:

以2个纵队另2个独立师防御塔山,阻击东进兵团;以6个纵队进攻锦州;以1个纵队主力为战役总预备队;以4个纵队防御彰武、新立屯地区,阻击西进兵团;以11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继续围困长春。可以说各个方面都考虑好了。

如此大的军队调动,自然也瞒不过国民党,蒋介石马上做出安排:抽调11个师在锦西葫芦岛组成东进兵团,以侯镜如为总指挥,同时又严命廖耀湘率11个师又3个旅西进,企图能够东西对攻解去锦州之围,能打击东野主力最好,再不济也能让国军撤出点什么来。

为了提升士气,蒋介石甚至去往葫芦岛督战,有他坐镇,东进兵团的确打得很卖力,只不过他不可能分成两份,廖耀湘那边很明显就有点“磨洋工”。

二、西进兵团的犹豫

廖耀湘的第九兵团本在沈阳一带驻扎,时任“东北剿总”总司令的卫立煌根本不想让该兵团西进。

卫立煌认为东野攻锦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围点打援,第九兵团出了坚城去进行野战,那大概率会被全歼。九兵团覆灭,沈阳也无法保住,最终东北丢失的责任就压在了他这个“东北剿总”总司令的身上。

因此他迟迟不让第九兵团出动,哪怕是蒋介石让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卫立煌依然不松口。毕竟卫立煌的资历、地位不输于顾祝同,所以他并不畏惧。

而廖耀湘这个兵团司令同样也不想出动,他们这些一线将领都摸不透东野的具体计划,深怕一出沈阳,东野主力就朝着他们而来,到时部队打光了跟谁哭去?

蒋介石拿卫立煌没太多办法,但廖耀湘这个黄埔学生不怕不听他的,连番严词催促下,廖耀湘于10月11日率部出了沈阳,此时东进兵团已在塔山激战了两天。

而且廖耀湘很有意思,他还是怕被东野埋伏,但是又不敢违背老头子的意思,于是他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去攻打东野后勤中转站彰武。

彰武在沈阳西北,锦州在沈阳西南,方向都不一样,不过对廖耀湘来说至少出兵了能对上峰交差,又不至于把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实在是最佳选择。

他的最佳选择对东野来说也不错,林总当时就担心若锦州久攻不下,敌援兵还东西对进,那我军就危险了。眼下廖耀湘去打彰武,那只要及时地开辟了另一条补给线就还可以接受。

于是东野一面阻击,一面将补给线转移到内蒙古方向,最终赶在了15日廖耀湘兵团占领彰武之前完成任务。

廖耀湘拿下赣武、新立屯等地后,本来准备次日就往黑山前进,结果16日拂晓他收到了锦州被克的消息。在这样的情况他不敢再行出击,于是就停留在了彰武等上级的命令。

他在等,东野可没有等,林总攻克锦州后随即把眼光放在了这支国民党精锐上,只要将其吃掉,东北的战事基本上就结束了。为了引诱廖耀湘兵团南下,东野下令本要阻击西进兵团的5纵、10纵撤退,同时攻锦各部也携带物资疏散,做出一副已伤了元气的姿态。

蒋介石一看果然上钩,连忙命令东进、西进兵团继续对攻,企图夺回锦州。但是卫立煌并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锦州一失就没了西进的必要,赶紧返回沈阳才是要紧事,为此他还派出工兵去返回的河上架浮桥。

但是此举又遭到了蒋介石的严厉批评,眼看要陷入僵持,东北“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出来打圆场,表示眼下的情况廖耀湘第9兵团不管是去锦州还是回沈阳风险都太大,就算回到了沈阳也守不了几时,不如向营口转移,乘船离开东北战场。

三、大战之前的紧迫

这三种意见反复拉扯,耽误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最终还是确定了杜聿明的方案。不过此时东野已经争分夺秒地朝着廖耀湘兵团来了。

10月21日凌晨,10纵经过急行军赶到了黑山、大虎山,根据侦查员的消息,廖耀湘兵团已行至距离黑山20公里的芳山镇,时间已经异常紧迫了。10纵司令员梁兴初立马做出部署:

28师在中间位置,麾下两个团在前,1个团在后面做预备队。居左的29师和居右的30师亦是相同配置。1纵3师在黑山和大虎山之间,内蒙骑1师则作为预备队。

从纸面上看,梁兴初手里一共只有5个师,而廖耀湘麾下有五个军,其中还有位列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新1军、新6军。

火力的对比更是明显,东野十纵炮的门数不过百,敌人却配属了飞机、坦克、重炮,士兵也几乎都是美械,看起来我方要胜利的机会很渺茫。

但是梁兴初丝毫没有畏惧,他一到黑山就连忙修筑工事,在地方政府及多名老百姓的帮助下,用最短的时间挖出了阵地,并且在阵地前沿布置了反坦克壕。

与他们的紧张、重视完全相反的是,廖耀湘并没有太在意黑山和大虎山。廖耀湘刻意让自己的嫡系新6军休整,命青年军师主攻黑山、71军侧翼迂回。这另外的部队又不是傻子,你廖耀湘要我们送死?那我们能拖就拖,直到23日国军才发起进攻。

最初廖耀湘以为阻击部队不多,打起来也不会太困难,结果激战一天后,其部只拿下了尖山子、胡家窝棚等10纵前沿警戒阵地。

这个结果让廖耀湘非常惊讶,便在当晚调整了部署,决定动用三个师进攻黑山正面、一个师从东侧迂回,势要尽快突破。

四、极其残酷的战斗

也是在当晚,东野10纵28师侦察连抓获了国民党71军87师一名传令班长,此人身上正好有要送往各团的作战命令,于是梁兴初一面将情况上报,一面在28师正面阵地上加强力量。

林总听说情况后立即致电梁兴初:盼你们加强决心,深入动员,务须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只要你们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28师师长贺庆积连夜进行了总动员,将林总的指示传达了下去。

廖耀湘能得到老蒋的信任重用,当然也不会是一个纯粹的草包,他看出黑山阻击阵地较为难打,不过只要拿下东面的高家屯,就可以打出第二通道离开。于是在10月24日的进攻中,国军就把重点放在了这一片长达三公里的丘陵上。

最突出、也是双方争夺最激烈的阵地就是高地,贺庆积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在炮火和飞机掩护下敌人密切队形冲上我阵地,下午3时,前沿阵地都被夺去,82团2营、84团2营一部全退出下万湾子以北阵地,情况十分严重。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84团2营与敌人反复肉搏,6连多人打得只剩下8名受伤的战士仍死战不退,在阵地上救援的卫生兵临时充当起指挥员继续战斗,最终全部牺牲;高地上最后的五名战士见守不住,一齐抱着集束手榴弹冲进了敌群中。如此血性令人动容。

石头山、92高地、高地在敌人的猛攻下接连失守,28师师长贺庆积心中焦急,连忙让预备队82团1、3营投入战斗,半个多小时后三个阵地全部收回。

如此严峻的时刻,贺庆积将指挥所移到了92高地。此处才经历了血战,绝对称得上一线,师长如此拼命,全体战士都备受鼓舞。

接连受挫,廖耀湘终于让嫡系新6军担任主攻,想要打通东向营口撤退的道路。

10月25日,国军动用了上百门重炮、十余架飞机朝着高家屯的几个高地轰炸了一个多小时,随后以包括新6军师在内的五个师从地面发起进攻,他们攻得凶,10纵防守也很凶,鲜血洒满了阵地。

廖耀湘为打开局面组织了多名敢死队朝着高地进攻,被10纵打了回去,随后他又派遣了由尉官组成的“效忠党国先锋队”出击,一直激战到下午四时左右,高地易手。另一边的石头山阵地、大白台子阵地也都因为敌人的攻势太强而失守。

贺庆积连忙将仍能战斗的82团、84团3营、89团2营等部组成了5个连进行全线反击,敌人虽然夺取了阵地,但也已是强弩之末,因此在一个小时候,几个丢失的阵地再一次升起了红旗!

战至黄昏,廖耀湘得知东野主力已距黑山不足40公里,连忙下令各部撤出战斗,想要向台安、大洼转进至营口。

有一个比较黑色幽默的地方是,廖耀湘的先头部队在魏家窝棚与东野辽南独2师遭遇,他误以为这就是东野主力,前去营口的道路已被断绝,于是下令回师沈阳,这个命令才彻底断绝了其部的生路。

10月26日,梁兴初接到野司的电令,告知他主力已到,十纵要协同主力进行追击,黑山阻击战就此结束。后来28师抓获了新6军军长李涛,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吧!

值得一提的是,高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海拔米,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密集的炮火下,该高地被削掉了两米,只剩下99米。并且上面10米以上的弹坑超过了六千个,可见战事之猛烈。

十纵司令员梁兴初与28师师长贺庆积战后登上了这座高地,望着这一片焦土,他们都泪流满面。

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太多太多的英雄,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辽沈战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