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星宇

  巴川中学初级校友

  小鲁是我多年的好友。初中在巴川时我们是同年级的校友,虽然在不同班级,却也知道彼此的名字,还分别代表自己的班级一起上过英语奥赛班。高中在南开时我们是同班,坐过前后桌,同住一个寝室,睡过一张床,还在班里组建了从巴川去的学生的小团体,叫做“巴川之花”;小鲁在美国读研究生上学时住的地方和我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小鲁来我家打过游戏,我去小鲁家蹭过饭,后来她搬去纽约后,我去她家撸过猫。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身边总是围绕着各种优秀的女孩,小鲁就是其中一个。

直到此刻坐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时,依然很难相信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以前总是觉得像十年这样的字眼离我好遥远,遥远到似乎永远都没有机会用上,可是,现实就是我和小鲁认识超过十年了,真令人感慨。我们就这样从青涩的少女渐渐长大了,不再是以前只需要想着考试的分数和暗恋的男生,我们现在都已进入社会,需要处理事业,爱情和家庭和由此而来的种种棘手的事情,人生和故事就突然复杂丰富了起来。虽然相识很久,但我跟小鲁的接触一直是片段式的,很少有长期的亲密接触,这次相约在纽约她工作的地方见面,在忆往昔中也再次去了解她。

老校区的独家记忆

  小鲁是初级30班的。后来的巴川师生可能并不知道在搬来塔山街号之前,巴川在铜梁的另一头曾经有过一个校址。小鲁那一级是巴川学生中少有的经历过两地巴川的阶段,小鲁的初一初二是在老校区度过的。那时正是新鸥鹏刚刚入主巴川,新校址是住读生为主,而老校区则是以走读生为主。家住铜梁的小鲁则在老校区开始了在巴川的初中生涯。

同在老校区读过书的我和小鲁一起回忆起了在老校区笑点与槽点共存的生活。老校区在铜梁南门的一座小山坡上,每天上学要爬几百级的阶梯。那时的食堂都是没有座位的,学生都会自己带饭盒打饭。打完饭后就几人一堆,或站或蹲在操场上,就着广播里的歌声吃晚饭,吃完还得自己洗饭盒收好。所以那时每当要下课时,教室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学的饭盒默契地掉在地上,此起彼伏的脆耳声音令人无法忽视,常常惹得老师发火,但无论老师怎么批评,从未杜绝(笑)。以至于后来一旦听到饭盒掉在地上的声音,就知道快下课吃饭了。

只要在老校区生活的巴川学生就绝对不会忘记那个臭到令人昏厥的高空厕所。那时,厕所是在教学楼外单独的一个小房子,想上厕所只能到那里去。因为地处山头,站在厕所外,能俯瞰一大片城里城外,可以想象厕所的视野之开阔。和现在的抽水马桶不一样的是,那时还是非常“复古”的蹲厕,如果在农村或者在条件简陋的加油站上过厕所的同学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每次上厕所对于我们都是巨大的考验,在“不去憋死”与“去了臭死”之间无尽地挣扎着。跟所有毕业的学生一样,当年认真的吐槽如今都变成了回忆里的难忘,现在小鲁和我聊起都只有带着笑容对那时的怀念。

越严格越喜欢

  初三的时候小鲁搬到了新校区,环境变好了,可是忙着准备中考的小鲁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去细细体味新校区的好环境。跟一般的学生喜欢亲和的老师不一样,小鲁喜欢严格的老师,越严格她越喜欢,因为她自己是一个相当自律的人。有一次练习卷,分的满分小鲁考了96分,被老师批评考得太差,她没有觉得委屈,相反,小鲁觉得老师说得很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

听小鲁说起她初中的生活,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标准好学生,比我当初了解到的还要标准。小鲁是班长,作为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一向都是实际反映班里的一切情况。她没有不喜欢上的课,她喜欢做作业,喜欢问题,也喜欢指出老师上课时讲错的地方,小鲁说,那时的她是真心喜欢这种求知的快乐。初中三年,小鲁在学习上都非常努力,从来没有懈怠的时刻,这样的努力除了让小鲁的成绩一直都特别优秀考过全校第一之外,小鲁也坦然说到,这让她的初中生活非常单调枯燥。所以我后来无论问关于初中的什么问题,小鲁的回答最后都会落到跟学习相关的答案。直到我问到初中生活有没有什么遗憾,小鲁说,现在想来,当初应该去培养一下自己的性格,不应该把所有的   小鲁先后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两所大学在理工科都属于世界一流,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更是常年稳居世界排名前十。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

艰难的英国留学

  高考之后,小鲁考到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就读电信工程及管理。国际学院跟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授课,所以同学院的同学大多就是计划着要出国,自然而然,小鲁决定毕业之后去英国念研究生。凭借大学优秀的表现,小鲁考上了英国帝国理工的计算机CS专业,开始了在英国闯关式的留学生活。

刚到英国的生活非常窘迫,小鲁和她同上帝国理工的大学同学一起从一个学长那里租了房子,房子很破离学校又很远,最倒霉的是学长人品很差,导致生活里发生诸多不愉快。熬过头半年之后换了住处,新装修的房子自己可以占到一半的空间,房东也十分友好,就这样小鲁开始觉得生活变好了起来。我记得那段时间也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小鲁在分享自己做的饭,买的花。

但与此同时,在帝国理工的学习非常辛苦,辛苦到小鲁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CS这个极具难度的专业。每一门课都很难,而且期末考试都是在下学期开学考,所以导致假期都不能完全休息。第三学期虽然没有课,变成做毕业项目,但每个星期都要见导师,汇报项目进度,这让小鲁一直处在高压之下,担心自己毕不了业。顶着所有的压力完成毕业设计后,小鲁知道自己完成了!她说,在交出作品的时候,其实心里就已经有底了。顺利毕业后小鲁和同学一起喝酒好好庆祝了一番,她调侃到,在帝国理工读完这个项目之后感觉人生都没有什么难事了。

  在帝国理工闯关的小鲁

另一场考验

  可惜那时的她还不知道的是后面却还有一场重大的考验等着她。去英国之前,小鲁和男友已经在一起,我们都叫他曲老师。在小鲁前往英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曲老师也前往美国读化学博士。小鲁说,她和曲老师对这场异国恋,对他们之间的爱情一直都很有信心,很有底气。因为曲老师在美国读博,所以他们的计划就是小鲁毕业之后去美国,虽然小鲁还不知道去美国之后做什么,但那时她只知道必须要去美国,一定要去美国。

可是就在小鲁从帝国理工毕业之前,事情发生了变化。因为和教授不和,曲老师主动从博士项目退学了,想要重新申请新的学校。失去了签证身份,也就意味着小鲁不能依靠曲老师的身份去往美国。曲老师也必须重新申请拿到新的录取才能完成他们之前的计划。为了确保能一起去美国,小鲁只得回国重新开始准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再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项目,以保证两人总有一人可以拿到签证身份。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鲁有些生气,加之那段时间和曲老师发生了一些摩擦,小鲁觉得特别委屈。

我记得小鲁前往美国之前,我们在铜梁见了一面,本来就瘦的她那时一度只有70多斤,分别时我看着她消瘦的背影,很心疼。但小鲁对我说,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朝着一个未来的方向,就好。经过在国内的一年准备,小鲁拿到马里兰大学的录取,而曲老师开始了在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生活。经过了这一场曲折,终于一起来到美国,却依然不能同在一个城市,这让刚到美国的小鲁感到很孤独。还好,学业上并未增添额外的烦恼。经过在帝国理工的锤炼,在马里兰大学的第二个研究生对于小鲁来说相当轻松。于是这两年里她做了很多实习,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之后找工作做准备。从做网页设计到教小孩写代码,小鲁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工作,生活的丰富让心态开始好转,而生活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悄悄前进着。

  从马里兰大学毕业

  在美国实习

该有的好总会给你

  小鲁找工作时瞄准的目标唯一且明确---地点在纽约。在这么多曲折中,小鲁从未迷失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两个人要在一起,也是这个信念让她一直能撑过所有的困难。以至于有可能去往Google的机会,小鲁也因为地点在加州而放弃了。

在众多投简历的公司中,一家名叫Jet的公司很早就回复发出面试邀请,接受邀请后,小鲁很顺利地拿到offer成为一名软件开发师。小鲁说这是她唯一参加的面试,拿到offer后就决定去这家公司,并没有再过多考虑别的机会,因为这家离纽约两人的公寓很近。在这场长久的考验中,这最后一步是最顺利轻松的。我问到,那你当时是不是特别开心,因为终于到终点了,你们可以在一起了。小鲁却说,当时挺平静的,因为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Jet公司自由随意的氛围

满足且期待着

  Jet是年才成立的做电子商务的创业公司,发展特别快,年就被沃尔玛看中收购。从入职到现在,小鲁在Jet工作很愉快。到达公司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左右,公司大部分员工已经下班回家。虽然被沃尔玛收购,但Jet还是保留强烈的创业公司的氛围,自由随意的环境,大量的休闲互动空间,站在在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哈德逊河倒映着曼哈顿岛的夜景,特别漂亮。公司经常举办各种party让员工放松,小鲁所在的工程师团队也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喝酒。

小鲁喜欢当程序员,在她眼里,程序员不是机械单纯地写代码,而是一种完整思考的艺术。她需要去思考代码应不应该放在某个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这背后都是无数逻辑与技术的结合。在团队中,她跟着资深的程序员学到很多。

现在的生活比较接近小鲁一直期待的状态。有了工作可以赚钱让她觉得努力的意义有了新的层次;比较规律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则让小鲁下班后有时间回家做上一顿美好的晚饭;周末可以跟曲老师在家撸猫玩玩游戏;假期里爱玩会玩的曲老师会带上小鲁去到美国各个国家公园游历美景。对这样的现状,小鲁挺满足的,当然她也期待有更精彩更好的未来。但我没想到的是,经过这么多曲折的她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她说,因为命运会把该给的困难都给你,但是,该给你的好也会给你。

  小鲁满足的生活

走访后记

  高中时曾经有个周末的夜晚,在宿舍里我躺在小鲁的床上,和她一人一个耳机听着歌聊着天,我当时问她,鲁,你以后想做什么?小鲁说,我想当一个贤妻良母。这么多年,我也从未再从别人身上听过这样的答案。我一直没能忘记鲁的这个回答,或者说我其实一直不知道当时她回答我时是真是假,或者是否认真。因为在我眼里,小鲁一直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我心里一直会觉得优秀的女孩不应该把贤妻良母当做自己人生的目标。

可是这么多年,看着小鲁终于快要实现她当初的目标,听她调侃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家庭主妇时,我突然觉得,其实这个答案一点都不重要了。有什么样的目标跟优秀与否没有关联。我们身边的朋友从来都觉得她非常棒。我认识的小鲁一直都聪明又努力,她在鲜有女生愿意尝试的理工科做到超越很多男生的地步,从最顶级的学校最有挑战的项目毕业。在公司工程师团队里,她是唯一的女程序员。

从小习惯性自律约束的小鲁其实并不是一个思想规矩的人,她有她的反骨。严谨生活的她却非常喜欢用戏谑的态度看待生活。她看重的事情会咬牙坚持,而不看重的事情可以不关心不在乎。其实很多人包括我都没有小鲁这样的勇气和决断。她说,自己越来越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