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龙门县城东较场为抗日英烈建立纪念碑,远处山岭上的古塔为水西塔
建国初期,龙门县城南门古渡口,远处可见水西塔
年,水西塔下,龙门青年人在西林河游泳
虽然现代楼房鳞次栉比,但不少时候,一座古塔仍能主宰着人们的视线焦点。在龙门县城塔山公园,巍然矗立着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塔——水西塔。它卓尔不群、亭亭玉立于山间河畔余年,与青山、白云、碧水一起,点缀着河山景色,构成了龙门县城的徽标,守望着这片美丽而丰饶的土地。不论从哪个方向取景,水西塔总是最积极的抢镜者。
民谚云“未到龙城先见塔”。这座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建成的古塔,于年被拆除,又于年原址重建落成,命途曲折。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龙门人心中一座重要古塔。关于水西塔的旧诗文和旧影像,也为人们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
塔,原是佛教建筑,起源于印度,又称“浮屠”。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建筑和世俗生活结合,演变成各类风格不一的中国塔,如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成为传统建筑艺术的奇葩。明代,全国掀起了建塔之风。当时风水之说盛行,建塔成为勘山理水、补地势、镇水患、引瑞气的重要手段,人们认为,建塔或补山脉气势之不足,或镇河水奔泻之凶险,还能借此祈祷水土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广东现存的古塔中,风水塔占大多数,其中尤以明万历年间修建的最多。
惠州建塔之风与全国同步,惠州人熟知的泗洲塔就是在明代重建的,文星塔也是建于明代,且都是万历年间的事情。当时龙门则涌现出水西塔、功武塔等风水塔,其中,水西塔位于县城郊外,功武塔位于龙门大姓廖氏功武村,都是增江畔著名的风水塔,不同的是,建水西塔属于官方行为,功武塔则是大族荣耀。
龙门人最熟悉的水西塔,位于龙门县城东南芬塔山山巅,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据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记载,水西塔由龙门知县张述龄于万历三十二年()创建,六年后,即万历三十八年(),水西塔在知县邓汝楫手里建成。增江上游西林河,从龙门县城北面而来,自西向东绕城而过,然后再折向东南方向。“七级浮屠”水西塔,位于西林河自西向东南的转折处,镇住风水,仿佛龙门县城的华表,成为龙门县城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因得“未到龙城先见塔”之誉。
作者:侯县军
惠州档案方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