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决定去穿山,一个我们曾经去了无数次的地方。去之前我们查看了4个著名点评网站的评分,X程、某某窝、某某某评和某某某儿,我们计算了一下平均分大概在4.2分,而某程上仅有3.9分,看了这些评价,突然有点不想去了。但是莫莫说还是要亲眼仔细看看这个景区的每一个细节,我们要自己给这个景区打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评分。穿山传说---这座山是谁破坏的?想起以前当法语导游的时候都是站在伏波山门口的马援将军雕像这样给我们的法国客人介绍穿山公园的看这个古代的将军在伏波山上用箭射穿了一座山,看到那个洞没有,就是这位将军射穿的。所以大家都叫这个山穿山,半山腰的洞叫“月岩”。交通抵达超级方便---最短10分钟穿山公园位于穿山桥旁边,从市中心打车大概也就是10分钟的车程,花费约10元,小蓝车,小黄车从市中心出发需要骑行20-30分钟,费用3元。同时有超过4条公交线路也可以抵达公园附近,仅需2元,不过需要大概1小时。而我们作为本地人,有我们自己的专属交通工具:电动车。景区外面和里面也都有停放电动车的位置。穿山景区怎么玩?---登高望远,钻洞摄影穿过车来车往的景区道路,丝毫没有感觉自己是走在一个4A级别的景区里,反而更像是走在一个绿化分的高端小区。景区收费亭因疫情关系也是门窗紧闭,门票60元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什么?这个景区不是免费的吗?竟然还要收费?仔细一看,原来是钟乳石岩洞收费,看碑林和石刻文化的月岩收费,登山和摄影是免费的。而且2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中一项也是不收费随便看的,就是穿山景区内的塔山顶上的“寿佛塔”,是,现在这个地方由于前几年塌方已不让登山,我小时候就经常爬上去。而另外一个吉尼斯纪录是包含在收费的穿山岩里,有的称号。由于岩洞因疫情原因没有开放,我们只能凭借我们的回忆,告诉大家我们曾经的游览体验这是一个号称有1.5公里的岩洞---穿山岩,有合计大大小小共25个景点,里面有摄影留念点还有一个书画大家隐藏在这鲜为人知的景点中独自作画,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有缘人的数量开展热烈的拍卖活动。洞内灯光绚丽,色彩斑斓,俗话说游览桂林山水溶洞靠的是“7分想象,3分像”,我说像,你说不像,游览需要发挥个人的无限想象力才能让溶洞的游览更有趣。另外一个暂时没有开放的景点是穿山的岩洞--月岩,就在民乐宫里面,大概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这个南北通透的山洞感受桂林夏季的徐徐凉风,欣赏宋代时刻,碑林文化还有“长满毛的钟乳石”,号称“世界罕见神奇的水晶宝洞”。以上便是没有开放的景点的我们的回忆,挺遗憾的没能再次去看看以前走过千百次的地方,时隔7.8个月竟然已经开始淡忘其中的一些细节。有还记得的朋友也可以在评论区补充。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去玩不花钱的东西:登山和摄影。穿山高度米,比桂林象鼻山高了将近米。上次登象山花了20分钟,没想到这次登穿山也仅用了20分钟,我想原因大概是我爬象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次穿山不像象山一样的陡峭,同时也比象山阴凉,爬起来不会太痛苦。登上山顶的可以俯瞰桂林市东南城景,我们登山的时候天气很好,拍出来的风景清晰,非常适合拍摄延时照片。我们没有去另外一边的,一个是因为我妈一直催我回家吃饭,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懒,不想走。下山的途中我们注意到,短短20分钟的登山步道竟然准备了6个垃圾桶,颜色和山石融为一体,整体感觉非常和谐。从山上下来,正好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在,也就是书上说的“桂林八景”之一的地方,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美丽夕阳油画景象,被这份美丽所吸引的还有桂林的各路摄影师,手机,相机一样不落的一字排开在小东江沿岸进行创作。我们在这里拍到了很多风景美照,和摄影师们讨论如何摄影构图,还拍到了可以发朋友圈炫耀的美照,我想这个穿山景区,我愿意打5分。毕竟我没有花一分钱也体会到了乐趣。那么你呢?你会给穿山景区打几分?穿山景区简版攻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42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