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烈士陵园建于年,占地1.1万平方米。它是为纪念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造的。
年9月12日,辽沈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正式拉开序幕。战斗初期,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未能实现突破性进展。于是,最高指挥部对作战部署进行了调整,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锦州,切断敌人通往关内的关键通道。
10月17日,锦州战役正式打响。为了增援锦州,蒋介石决定派出两支兵团前往救援,由范汉杰指挥。其中,一支由廖耀湘率领,向西推进;另一支则由侯镜如带领,向东进发。
敌人的西进兵团被东野第十纵队挡在了辽西的黑山地区,而东进兵团欲增援锦州,必须经过塔山。因此,东野司令部决定在塔山布防,派遣了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以及两个独立师,以阻止敌人的增援兵团。
这次的作战任务极其艰巨,其成败直接关系到锦州战役的进程,而锦州战役的结果又将决定辽沈战役的最终结局。作为主要参战力量,第四纵队与第十一纵队接到作战命令后,在程子华将军的指挥下迅速赶往塔山建立防线,阻止敌军进攻。
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正式拉开帷幕,敌军的榴弹炮猛烈轰击我军防守的塔山阵地,使其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尽管敌人炮火凶猛,守卫塔山的人民军队并未后退一步,而是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
这导致了大量的伤亡,前线指挥官程子华将情况报告给了东野司令部。然而,最终得到的指示却是不要报告伤亡数字,只需保住塔山。尽管这句话听起来很无情,但也反映出塔山阻击战的极端重要性。
经过6天6夜的浴血奋战,英勇的人民军队成功守住了塔山,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增援锦州的作战计划,并战胜了装备现代化的国军。
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不仅为我军攻占锦州提供了保障,还在配合辽西歼敌和取得整个辽沈战役胜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当年塔山阻击战的重要指挥官,程子华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全身心投入地方建设工作,因此未被授予军衔。
塔山阻击战的洗礼,使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赢得了“塔山名将”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先后担任铁道兵司令和军区司令员等职。
第四纵队副司令员胡奇才是塔山阻击战中的重要指挥官之一。战斗结束后,他获得了“塔山猛虎”的称号。新中国成立后,胡奇才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第四纵队的政委莫文骅是一位卓越的政工干部。在塔山阻击战中,他的激励宣言极大地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新中国成立后,他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第4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欧阳文,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在塔山阻击战中,他负责全军的后勤保障,对确保战斗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阳文不仅个人政工能力卓越,还被视为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年,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第4纵队参谋长李福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司令员吴克华将军的重要助手。在塔山阻击战中,他无视个人安危,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以便更精准地掌握战局。新中国成立后,李福泽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4纵队第12师的师长江燮元,作为塔山阻击战第一前线的核心指挥官,亲自带领该师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江燮元是我军战争史上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的虎将,不仅参与了解放战争,还在年的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出色,全歼了侵扰的南越军,成功收复了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
在年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虎将江燮元率领第43军和第55军,接连攻克了多个敌方县城,歼灭并俘虏了超过1.5万名敌军。
年,江燮元尽管身患疾病,却依然坚守指挥岗位,成功赢得法卡山战斗的胜利。他因此成为我军战争史上一位真正的外战名将。
塔山阻击战中,塔山英雄团在团长焦玉山和政委江民风的带领下,奋勇拼杀,浴血奋战,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战后他们的部队被授予了“塔山英雄团”的荣誉称号。
以上九位将军中,除程子华外,其余八位开国将军在去世后,其骨灰皆被安放在塔山烈士陵园。他们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希望在百年之后,能够与昔日的战友们相伴长眠。
请注意,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前往塔山悼念他的战友。
年2月,吴克华将军的身体状况十分不佳,他留下遗言,希望在去世后将骨灰撒在塔山,与曾经的战士们相伴。
年2月13日,开国中将吴克华在广州去世。
年8月1日,遵循遗愿,吴克华与那些在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们共同长眠在塔山。
#深度好文计划#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