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烟民们肯定记得这个流行的口诀:“省里是花香,市里牡丹争艳,一般的干部抽辽叶,精力旺盛的青年爱大生产,一般青年爱两毛三。”对于老烟民而言,传统的香烟品牌不仅仅是吸烟,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和记忆。过去的烟香气浓郁,吸起来香气四溢。过去,香烟不仅是吸烟,也是地方文化和地理的一部分,每个地方的烟厂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那时的烟品牌多是地方限定,不同地区有着各种各样的品牌,需要烟票购买,供应品种有限,这些都成了老烟民永恒的记忆。传统的香烟价格亲民,各有千秋,远比现在的烟好抽得多,那时的感觉如今已难以复制,现代的香烟多了身份和商业的标签。
那时还有一首与香烟相关的歌曲,不知道老烟民们是否还记得:
大中华,大中华,在红塔山下住着阿诗玛,从北京到上海,骑骆驼追着飞马,经过大前门,跨过八达岭,爬上香山石林到凤凰坡,只为寻找春城的阿诗玛,千山万水只为这一面。
二毛的雄狮、一毛三的大红鹰、二毛四的新安江、二毛四的大前门、三毛四的西湖等都是六七十年代人们手中的烟。其他的如丰收1角3,建设1角4,经济8分,红桔1角3,航海1角6,大红花1角8,火炬,岳麓山2角,浏阳河2角5,五领2角2,大庆3角2,湘烟,郴洲,长沙5角,龙山1角7等。
那时候,每个地方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卷烟厂,各地都有自己的烟牌,每个人都有自己常抽的几分钱一包的烟。我曾抽过九分钱一包的红灯,一毛五一包的卫河,两毛一包的梁山,还有两毛五的蓝金鹿等等。
九分钱一包的电车,大钟角和百雀角六一包,红球角九一包,半收二角八一包,银行三角一包,银球飞鹰三角四一包,红双喜的价格记不清了,这些都是广东出产的香烟,大众、银球、丰收是比较常见的,中高档次的烟,双喜则是价格较高的。
大前门和大生产这样的知名品牌消失实在是一种遗憾,当年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可惜厂家缺乏创新。以前那些几分钱一包的老牌香烟,身上带一包,周围人都能闻到那香味。
70年代,丰收烟只需9分钱一包,缺钱时,家里拿一个鸡蛋到小店就能换烟,那时候小店还卖散烟,大队放电影时,偷个鸡蛋能换半包烟来抽,现在想想都觉得岁月匆匆,一晃就步入了老年。
我抽过大生产,感觉现在的烟远不及以前的香。沈阳产的大生产甚至比大中华都好抽多了,还有没有过滤嘴的黄金叶恒大?郁金香也非常好抽,这些都比现在市面上的烟要强很多。还有大丰收,海河,绿叶永红,战斗,天竹等,无数品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沈阳的香烟,带着浓厚的年代感,让人回忆起家乡的味道。沈阳的烟厂后来被红塔接管后效益大好,东北的玉溪烟也是出自沈阳烟厂。
以前上海卷烟厂生产的香烟品牌众多,在当时非常畅销,如中华、红双喜、牡丹、上海、群英、凤凰、敦煌、大前门、海鸥、光荣、飞马、劳动、浦江、勇士、生产等,由上海卷烟厂出品的勇士、劳动、生产、光明、飞马等品牌,深受老烟民的喜爱。
那时候湖北的香烟大多是本省产的,邻省的很少,当地流行这样一句话:骚公鸡,臭圆球,新华游泳么吃头。还有襄阳的襄阳牌、金蝶牌、友谊牌,武汉的红金龙、白金龙、永光、红双喜筹,最便宜的是山羊牌,七分钱一包。
当年长春出的黄人参烟非常有名。东北的人参烟,黄盒和红盒两种,都非常不错。当年黄盒大参甚至比华子还好抽,需要关系才能买到。以前长春的关东烟、人参、迎春、延吉的长白参、蝙蝠、四平的吉牌、三连冠等,辽宁的辽叶、翡翠都是很好的,味道浓郁。
穆棱卷烟厂的宇宙牌有白宇宙、红宇宙、盖宇宙、宇宙王、金宇宙、银宇宙,海林卷烟厂的龙牌有白龙、红龙、盖龙、金龙,关闭这两家卷烟厂真是太可惜了。
哈尔滨卷烟厂有百年历史(年),生产的老巴夺香烟扁盒翻盖非常有特色,普通老巴夺也堪比芙蓉王,基本不进山海关!
大金钟、小金钟、火车、大刀、如意、红满天、秋叶、丝稠之路、太行山、官厅、红双喜、喜迎门、散花、喜梅、石林、许昌、大境门等,都是十五年前的老烟品牌,难道这些不算老烟吗?毕竟也曾是国家贡献者。
以前的香烟有一种浓郁的韵味,拿红塔山为例,八十年代的红塔山算是上等好烟,那时吸起来香醇而绵长,回味无穷,如今红塔山除了辛辣刺鼻几乎无其他,经常还断货,现在抽红塔山除了怀旧别无他求,红塔山曾因褚时健辉煌,也因褚时健而衰落,成也褚时健,败也褚时健。
这些烟盒曾是我童年的玩具。小时候用烟盒玩过,按价值堆在一起,在平地上用手掌拍,翻过来的就是你的。看到这些烟盒,我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童年的欢笑声。卷烟厂应当继续生产老牌香烟,传承老字号,让传统的香烟代代相传。
这些老牌香烟,像“大鸡”后来虽然复产了,除了价格涨了近十倍外,已不再有老烟民熟悉的那股味道,原本的好品牌就这样被糟蹋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