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迎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清明节前夕,前来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祭奠英烈的人们络绎不绝。众多市民来到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走进纪念馆重温历史。英烈们用生命捍卫信仰,用鲜血浇灌理想,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从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辽沈战役连同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女大学生向姜仁福烈士铜像献花。
正义之师英雄之战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战争爆发之初,国共两党的军事力量相差悬殊,到了年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中央军委根据东北战场发生的变化,于年9月7日,指示要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集中主力攻克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加以歼灭。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
想要夺取锦州首先要夺取重镇义县,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向义县发起进攻,激战4小时,歼灭万余人。蒋介石见义县失守,锦州被围,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增援锦州的部署,组成东进兵团与西进兵团增援锦州。在进行锦州外围战的同时,解放军分别在塔山、彰武、新立屯地区作战。塔山东临渤海西靠红螺山,距离锦州外围不足20公里,是国民党东进兵团想要增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从10月10日~15日,经过6个昼夜的鏖战,东北人民解放军顽强地守住了阵地,粉碎了国民党军增援的企图,这就是解放战争史上的英雄战役——塔山阻击战。
血肉之躯攻克敌军壁垒
锦州处在辽西走廊上,地势北高南低,依山面海,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经过外围战后,东北人民解放军以25万人的优势兵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发起了总攻,担任北路攻击任务的第二、三纵队迅速突破城北城防,第三纵队尖刀连排长李世贵带领小队率先登上了城防,把红旗插在了城楼之上。第二分队突破城防的西北角打开了突破口,在向第二道城防发起冲锋时,路基上一座地堡的机枪突然开火,就在这紧要时刻,尖刀连的战士梁士英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把爆破筒塞进了地堡的枪眼之中,但两次都被国民党军给推了出来。危急时刻,他用双手紧紧抓住爆破筒,用全身力气死死抵住。“砰”的一声,地堡被炸毁了,梁士英用自己的身体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锦州之战历时31小时,锦州的解放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东北人民解放军对长春实行的是长围久困的方针,首先是经济封锁,城内矛盾多发,东北人民解放军采取强大政治攻势,通过各种方法瓦解敌军。19日国民党投诚,长春解放。
占领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给东北的国民党军极大的震撼。10月18日,蒋介石召开会议,但由于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经过5天的争吵最终决定攻击黑山,撤退营口,但时间已经太迟了,26日拂晓,在辽西地区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战斗,战至28日,国民党军西进兵团10万余人全部被歼。
11月1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向沈阳发起总攻,当攻至市中心时,国民党将领及军官缴械投降,沈阳的解放标志着全东北的解放。
辽沈战役从年9月12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物资。辽沈战役结束以后,东北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也组成了支前队伍,随军入关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渤海大学学生孙梦洁
“我知道炮弹、子弹打在身上会死,但我是共产党员,不为升官,不为发财,为了人民就不怕死!”
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英雄之战浮现在我的眼前。炮火轰鸣、硝烟四起,遮云蔽日,枪林弹雨掀翻了地堡,炸毁了掩体,战士们就以一棵大榆树作为掩护,遮挡敌人的子弹。原本三四个人才能合围的大树,经过战斗的洗礼后只剩下博物馆中这残存的木片。
辽沈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第一缕曙光,它让当时的人民看到了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从家破人亡的苦难,从国家疆域被割裂,民族尊严被践踏的痛苦绝望中升腾出来的希望,看到了一个统一的新中国成立的希望。而今,战争已远去,但战士们的爱国热情与无私无畏仍是指引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前进的光。我们的前辈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红色基因已深入他们的血脉之中,我们也一定要让这些红色基因代代传,让这束光一直照耀下去。
来源/中国妇女报
记者/贾莹莹
编辑/陶寅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