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他们工作生活在边境沿线、沙漠边缘,靠着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
《非凡百年》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年,一支以开荒南泥湾的三五九旅为主体的英雄部队进驻天山南北。年,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他们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集体转业并屯垦戍边。从此,他们就一辈子留在了这里,挖渠引水、开荒造田、架桥修路、植树造林,如同胡杨一般扎根于大漠戈壁。
几十年来,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人,也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在物质贫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边疆屯垦戍边,实践着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不悔誓言。
年3月,作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一员,不满14岁的王孟筠参军到了新疆。由于过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下肢瘫痪、双耳失聪。她并不气馁,写下数十万字与疾病作斗争的日记——《病床上的歌》,鼓励年轻人奋发向前。
年6月,16岁的上海支边知青李梦桃,坐上从黄浦江畔开往西北边陲的列车,来到了中蒙边境北塔山牧场当卫生员。这一留就是30多年,他在马背上行走了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多个婴儿……
年,来自湖北的援疆教师尹才华,来到兵团第五师88团学校任教。3年的援疆任务结束时,学生们自发排成长队给他送行。出于对学生的不舍,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尹才华作了一个决定:不辞长做兵团人。最终,他带着全家调入兵团第五师,终身援疆。
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几代兵团人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切实当好生产队、工作队、宣传队、战斗队,充分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在开发建设新疆、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巩固西北边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岁月变迁,精神永恒。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非凡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位播音员主持人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我是尼格买提。
屯垦戍边铸忠诚——兵团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