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历来喜欢打“运动歼灭战”,这种战术可以 限度地抵消武器劣势,将整体人数劣势转化为局部人数优势。

配备现代装备的解放军战士

大迂回,大纵深穿插是“运动歼灭战”中的惯用手法。当然,运用这种战术必须有个大前提:就是决策层对敌军的兵力部署和整体战略意图要十分清楚。

解放军“包饺子”的功夫在三大战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围歼廖耀湘兵团、黄维兵团和邱清泉兵团这三股国民党 主力兵团的过程,尤其振奋人心。三大战役能迅速打完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在于:解放军选择都是大兵团作战,专打重装主力军团。打下一个,影响一片。

围歼廖耀湘兵团

以围歼廖耀湘兵团为例,看看解放军是怎么包饺子的:

解放锦州,国民党东西两路驰援

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进兵锦州。10月3日,蒋介石任命廖耀湘为西进兵团司令官,任命侯镜如为东进兵团司令官,分两路各率11万大军驰援锦州。进军途中,廖耀湘和侯镜如分别在新立屯以北地区和锦州西南塔山一带遭到华野的顽强阻击,未能如期增援,直接导致锦州失守。15日,蒋介石严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廖耀湘兵团,与侯镜如兵团夺回锦州。而此时的东野正在谋划集中主力于黑山、大虎山,围歼廖耀湘重兵集团。21日,廖兵团由彰武南下,23日,在黑山、大虎山遭到东野第十纵队顽强阻击。激战三日,损失惨重,却未能攻陷黑山阵地。25日,东野主力接近廖兵团两翼和侧后。26日,将廖兵团合围于辽河以西、大虎山以东的约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开始围歼。各部队按预定计划,乘乱展开向心突击,插入廖兵团各部队之间,打乱部署,摧毁指挥机构,逐一围歼。战至28日拂晓,全歼西进兵团。从合围完成算起,仅3天时间,国民党5个军共11万余人就被全歼,这其中包括了“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新一军、新六军。

全歼廖耀湘兵团,解放军穿插冲锋

仔细揣摩,解放军的运动围歼战就三个步骤:阻击,合围,穿插。但做到这三步,纪律、执行力和牺牲精神缺一不可。阻击,执行死命令,靠的是毅力;合围,需要轻装快速,速度越快,成功率越高,还能有效减少阻击部队的牺牲;穿插,靠的是灵活胆大,一旦插进敌军,敌人乱,我们也乱,部队之间的联系都会被切断,所以负责穿插的部队接到的命令往往是:枪声就是命令,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直到听不到枪声为止。剩下的就靠日常战术素养下的自由发挥。

打锦州,属于静态围歼战,阻击部队的任务是阻止救援,虽然也会付出相当大的牺牲,总的来说,敌人有退路,所以,不会倾其所有;而围歼廖耀湘兵团属于运动围歼战,阻击部队的任务是不能让敌人突破防线逃跑,这时候,敌人面临被合围的危险,一定会置之死地而后生。因此,运动歼灭战的阻击任务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一个山头,你打下来,我再夺回去,往往被敌我双方轮番夺取好几次。

解放军炮兵

解放军的这种包饺子歼灭战,在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也得到过很好的应用。尤其是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在敌人想不到的情况下悄悄从侧翼迂回,截断退路,形成合围。而得知被合围之后的敌军,往往会士气明显下降。更何况合围之后紧接着就是突击穿插,敌人往往搞不懂为什么每个方向都有解放军战士,往往会出现:一两个解放军冲过来,敌军整个部队就丢下武器,溃不成军的状况。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这种情况很普遍。

西山口邦迪拉战斗,出现过解放军四个人追着印军一个炮兵营打的事情,而且,这四个人还拿下了两个炮兵阵地。他们在事后的报告中曾说过:”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豪言壮语。可以想象首次面对解放军的这种打法,印军的心理是多么的恐慌!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解放军战士突击穿插

当然,运动歼灭战打好了威力很大,打不好也存在巨大隐患:由于进攻速度过快,往往会导致后勤物资装备跟不上的局面。一旦不能快速歼敌,粮食弹药耗尽,很容易被敌人堵住或追着打。

铁原阻击战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解放军运动歼灭战的这一隐患就被“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摸透并加以利用,差点造成整个战争局面的被动。第五次战役的前两个阶段中朝军队推进非常顺利。这里面有解放军惯用的战略战术发挥了作用的因素,也有一部分属于”联合国军“故意把我军引入口袋的因素。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形势图

阶段:年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14个军同时进攻,采取多钳合击方式向前穿插。东西两线达成突破后,乘胜猛攻,7天全线推进了70到80公里。第二阶段:由于美军集中在西线,南朝鲜军集中在东线。中朝军队将主力东移,先打东线。5月16日晚,西线,以第19兵团佯攻汉城,吸引美军主力;中线,第3兵团实行中央突破,切断敌东西线联络。东线,第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开始对南朝鲜军“包饺子”。采用傍晚突破、夜间穿插,天明合围的方式。南朝鲜军迅速崩溃。5月21日,中朝军队在东线推进了50至60公里。由于进攻太顺利,速度太快,陷入了物资装备跟不上的局面。快速穿插部队自身携带的物资最多只能维持7天,粮弹接济不上,就只能停下等。 一停下来,”联合国军“迅速派出两个师以摩托化行军,堵塞缺口。这样一来,即使等来了物资,往前推进,敌人也已经有了准备。况且,物资供给根本无法短时间解决。为避免战线太长,物资难以为继,中朝军队决定将主力移至 以北休整。

中朝军队一撤退。“联合国军”立即集中优势兵力,用精锐装甲部队开路,在大批飞机掩护下,沿公路向我军纵深穿插,抢占桥梁渡口,计划在铁原截断我军主力退路。一旦退路被截断,在物资补充不上的情况下,被截住的军队突围的可能性很小,进而直接影响整个战局。

后撤大军命悬一线,这时候需要一支部队承担打阻击的任务,为大部队的顺利回撤赢得时间。最终,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第19兵团63军头上。当时的63军已经撤到铁原以北,接到命令迅速回撤。63军接到的命令是:就算全军打光,也要坚守铁原半个月!军人的命令有时候听起来很无情,但战争就是这样,所有的对局部的“无情”都是为了对整体更大的“有情”。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形势图

63军下辖三个师,全军约3.6万人。由于一直在作战,战斗减员导致各师都不是满编状态,共约2.4万-2.6人左右,最拿得出手的武器装备是火炮,没有坦克,更没有飞机;而他们将要面对的阻击目标:“联合国军”相当于4个师的兵力,包括:美骑1师、韩军陆战1团、韩军第9师、加拿大第25旅,共计约人,武器装备方面,他们有火炮门、坦克辆,还有空军支援。

面对 首长电话里“死守铁原15天”的命令。军长傅崇碧根据敌我实力对比,反复估算构筑野战工事的时间, 得出的结论是至少3天。于是,傅崇碧给63军所属师师长蔡长元也下了个死命令:拖住“联合国军”3天,给63军其他兄弟部队留出修筑野战工事的时间。

接到命令的蔡长元迅速对敌人可能发动的攻势做推演,如果集中部队正面阻击,很可能全部牺牲也完不成任务。最终,面对机械化重装的”联合国军“精锐,蔡长元做出了一个违反常理的大胆决定:他把全师七千余人,分成了道小防线,分散到20公里宽,25公里深,总计平方公里的区域,每个阵地不足40人。这样做好处是:首先,面对敌人的炮轰, 限度地减少伤亡;其次,这种办法就像撒钉子一样,让敌人一个个拔,拔掉一个不费事,但拔掉个,就能 限度地拖延时间,完成阻击任务。

铁原阻击战中的解放军战士

打阻击战的部队其实非常壮烈,而这次阻击战的任务又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如果没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最容易导致溃逃。

20公里宽,25公里深是个什么概念?在这样一片广阔的阵地上,前面的战友在跟敌人交火,后面的战友却只能等。等什么?等前面的战友被打光!每沦陷一个阵地,不会有一个幸存者,这很残忍!而更残忍的是:下一个阵地的每一位战士都知道自己面对的将会是什么。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解放军的战士们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军队都能做得到!运动歼灭战虽好,并不是谁都能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