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余蓉通讯员胡舜张鹏
“织围巾对我们男同学来说确实很新鲜,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给小朋友带来幸福和温暖,我感到特别自豪。”这是来自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的感叹。他们亲手编织的红围巾被送到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狮园完全小学,这些围巾就是财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
为深入开展“五育并举”创新改革,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以开展全员劳动教育评价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时代新人。
据了解,学校自年在全省率先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科学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方案,开展全员劳动教育评价,将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
开展劳动课程评价:强化劳动观念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学校印发了《本科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劳动教育管理办法》,将《劳动教育》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成立了由4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组成的劳动教育教研室,建立了劳动教育研究基地,开展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立项各类教育教改类课题30余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点线面网”立体式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报道。
注重劳动参与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劳动素养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将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一是参加校内劳动,集中进行教室保洁、文明宿舍创建、校园环境美化,开展勤工俭学、“三支一扶”、“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实习实训及创新创业等活动;二是参加校外劳动,参与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参与学工学农、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及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三是参加家务劳动、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参与洗碗、洗衣、扫地、整理家务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近年来,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余人次;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余人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余人次;参加区域化党建志愿服务余人次,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学校新建成的“雷锋学院”,获批湖南省第二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建成社会实践服务点50余个。
随着劳动实践的开展,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创作意识、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显著提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余人次,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奖项余项。
完善综合评价机制:健全学生劳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校聚焦打造“点线面网”立体式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建立公示、审核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记者了解到,劳动教育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保障机制、学生劳动素养等4项一级指标,包含必修课开设、研学活动专题、设立劳动月、学科融合等17项二级指标。其中,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年10月为“劳动教育月”都是学校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学校通过开展全员劳动教育评价,结合地方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实施中的现存问题,以“高校教育主导——家庭教育支持性——社会环境支持性——大学生个体特性”为逻辑和结构框架,构建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积极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