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著名台词都还记得吧?“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东北野战军司令员这句平淡而又霸气的话,昭示着塔山阻击战对辽沈战役全局的重要性和战斗的残酷性。为了迅速突破塔山防线增援锦州,蒋军“东进兵团”连续数日发起了一次次疯狂的集团冲锋,不仅有“军官敢死队”的组建,战斗中甚至真的使用了以尸体为掩体的办法。(辽沈战役剧照)笔者是个道地的锦州人,深知“塔山不是山”,年的塔山村,是个位于锦州和锦西(今葫芦岛市)之间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东临渤海,西接白台山,北宁铁路从村子东侧穿过。此地是“辽西走廊”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大约只有12公里宽,去掉丘陵和滩涂,能够通过的距离着实有限。那么自然,它也是敌“东进兵团”增援和解救锦州的必经之路,老蒋一度石亲临停泊在葫芦岛港外的“重庆号”军舰上,布署作战方案和督战。从军事上说,塔山基本无险可守,它是一片高差不齐的丘陵地带,唯一的制高点是西侧的白台山,仅仅海拔米且又偏离防线中央。并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蒋军可以实施少见的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东北野战军林罗刘首长)东北野战军紧急部署的阻击部队是: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冀热察辽军区独立第4、第6、第8师和炮兵旅,统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兼任司令官的“东进兵团”在兵力上稍稍占据优势,理论上拥有四个军11个师的增援部队(问题在开到的时间不一致),但蒋军却拥有极大的海空优势。从北平和葫芦岛机场起飞赶来的战机不停顿的狂轰滥炸,同时“重庆号”等军舰的大口径舰炮威力极大,我军临时构建的阵地遭到严重破坏,按照东野老人们的说法,一颗炮弹能打掉一个排,所言非虚,那可是两座双联装毫米口径的重炮(这艘舰后来起义了)。(罗荣桓剧照)年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也被四纵政委莫文骅称为:“对塔山存亡具有决定意义的惊天动地的一天”,在“总统府参军”罗泽闿和“战地督察组长”罗奇的督战下,敌独立第95师、第8师和第师火力全开冒死突破,一度曾经在局部攻上了我军阵地,确实险象环生。当天的战斗,是以独立第95师敢死队凌晨的偷袭行动开始的,当四纵10师组织部队将敌敢死队消灭后,蒋军随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炮火准备,然后步兵像潮水一样扑了上来。最危险的地段位于塔山铁路桥和高家滩之间,也是独立95师准备重点突破的一个点。(塔山阻击战)负责此处防御的是第10师28团二连,本来战士们之前修建了六个地堡,结果被敌人的炮火轰掉了五个,与营里联系的电话线也被炸断了,连队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连指导员程远茂发现,敌人以密集的队形沿着河滩发起冲锋,武器是清一色的冲锋枪,队伍中甚至夹杂着挑弹药的辎重兵。双方在几十米的距离上猛烈开火,二连伤亡颇大,而独95师冲锋的队伍也倒下一片。在后面督战队的逼迫下,剩下的敌人不退反进,他们把尸体堆积起来作为掩体整理队伍和实施火力掩护,然后推着这道“尸墙”向前滚动,一点点接进二连阵地,随着程远茂的兵越打越少,眼见着阵地即将被敌人突破。(独95师进攻剧照)千钧一发之际,右侧的高粱地里射出密集的子弹,营里观察战况及时派出的增援部队到了,敌人终于被打退下去。惨烈的战斗中二连几乎打光了,最多的一个排还剩下7个人,但终于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这是辽沈战役中真实发生的战例,在战场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里面也并非对同伴尸体的不敬,为了击败对手,战时状态下一起可以“事急从权”,这是铁律,因为打赢才是硬道理,而胜利者是不会被指责和嘲笑的。所幸,独95师这支“赵子龙师”终究不是东野王牌纵队的对手,用什么招数都无济于事,据说后来退到塘沽整补时,所余兵力只够编成四个营。(辽沈战役剧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