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版电视剧《大决战》的淮海战役阶段,郭汝瑰从南京国防部发来的情报说,杜聿明集团要往东南方向突围,但粟裕坚持认为,杜聿明一定会从西南方向突围,所以将阻击部队安排在西南方向。参谋长张震说,情报都说了是往东南走,我们坚持这么做,是不是不合适?粟裕说,我相信杜聿明不会选择走这条路,一定会往西南方向突围。
之后,负责指挥阻击的谭震林打电话来报告说,粟司令,你判断很准确,杜聿明果然往西南方向突围了。华野部队果然在这个方向上开始追击和围堵杜聿明集团,仅仅一天之后,先头部队就已经追上了国军,并且与敌人接触,华野主力部队陆续赶到,逐步将杜聿明集团三十万人围困在了陈官庄、青龙集一带。粟裕再次准确判断了敌人的撤退路线和方向。
粟裕的判断道理很简单,往东走海路,三十万人的转运根本做不到,往东南方向突围,要路过河湖港汊纵横交织的水网地带,这样的大兵团,又携带着大量重装备,肯定也不是上策,往南的铁路已经不通了,只有往西一条路便于大兵团运动,只要杜聿明不是想自己逃跑,想带着部队一起走,就只能走这条路。所以,粟裕坚持自己的判断。
注意粟裕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那就是他是把杜聿明当成一个理智而且职业的军人来对待的,用粟裕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如果我是杜聿明,我会怎么选择路线?比较安全的路线只有往西南方向这条路,即使被包围了,也还可以就地展开部队和对手去打,如果往东南和往东,这基本上就是自投死路,只要杜聿明还具备正常的军事常识,都知道这时候只有往西这一条路了。
大家不要小看粟裕做这个判断时对杜聿明的这个假定。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大多数情况下我军统帅部和方面军主帅在考虑对手的企图的时候,都不把对手当成正常人来看待,而是会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派系因素,粟裕敢于下决心打张灵甫,就是因为他了解张灵甫与李天霞等人不和。辽沈战役时期,西柏坡之所以敢强令林彪坚决南下打锦州,就是料定傅作义不会出兵增援。
也就是说,在解放战争期间,西柏坡和林彪、粟裕等人在考虑和决策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把对手当成一个职业军人和具备军事常识的人来对待的,只有这一次对待杜聿明,粟裕坚持认为,甚至假设自己是杜聿明,站在杜聿明的角度去考虑,这是纯粹军事上的考虑,没有考虑派系问题,没有考虑是不是只是自保。对一个军人来说,这就等于说,杜聿明赢得了粟裕的尊重。
能得到这个待遇的国军将领并不多。比如辽沈战役时,廖耀湘兵团在占领彰武之后就开始划水,林总在东野野司和刘亚楼等人反复讨论,廖耀湘究竟想干什么,下一步行动方向是什么,就始终想不明白,因为如果按照正常的军事常识,这个时候锦州已经十分危急,廖耀湘的任务如果是增援锦州,那么他应该抓紧往锦州方向前进啊,但他为什么不动?就是高估了廖耀湘,因为他这时候考虑的根本不是军事常识,而是自保。
在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和杜聿明其实没有交过手,相互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了解,顶多是在战报上看到过杜聿明在东北和林彪多次交手的情况。但即便是从这些情况看,粟裕也不难判断出,杜聿明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也是国军中少有的军事指挥上始终头脑比较清楚的高级将领。所以,在淮海战役期间,在考虑对手的下一步动向的时候,粟裕始终是比较尊重这个对手的。
在辽沈战役之前,杜聿明就在筹划和准备徐蚌会战计划,甚至一度准备将几个机动兵团沿陇海路一字排开,反攻山东,收复济南,打通津浦线。之后因为情况变化,又改变了蒋介石已经批准的退守蚌埠的计划,和顾祝同商量之后,改为依托徐州的城防工事进行攻势防御作战,也就是防守反击,以击破华野一部为目标。
在东北战局急转直下的恶化之后,蒋介石不得已才又临时将杜聿明带到东北,让他实际上负责善后,也就是指挥东北国军的残部撤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杜聿明是廖耀湘的老长官,指挥起来更为便利。在临时被带去东北之前,连杜聿明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被派去东北。但他到东北的时候,锦州已经被解放军攻破,廖耀湘仍然坚持不肯西进,杜聿明只好同意廖耀湘南下营口,然后再西进。
等到东北战局无可扭转的急剧恶化,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之后,杜聿明也无力回天,只能全力指挥当时尚在辽南地区的五十二军赶紧撤退,他自己则一直在营口和葫芦岛之间来回穿梭奔波,实际指挥。而这个五十二军撤退下来之后,也是后来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的两个完整的建制军之一,另一个就是塔山阻击战的对手之一,五十四军。
辽沈战役国军完败,局面已经无法挽回,杜聿明在东北的任务结束之后,经过北平准备返回南京,傅作义招待他吃饭的时候才告诉他,黄百韬已经被包围在了碾庄。杜聿明慌慌张张的回到南京,蒋介石和顾祝同、何应钦等人分别召见之后,就被派去徐州指挥解救黄百韬去了。用杜聿明自己后来的话说,他此去是以上刑场的心情去的徐州,后来果然在陈官庄被俘。
正面战场-原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全十二册)0杜聿明中国文史出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购买已下架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