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色讲究随形顺色,既要符合设计题材要求,也要依循玉材本身特点
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关于俏色艺术以及玉山子。俏色艺术是玉雕行业的一种专门的工艺形式。玉石不宜进行随意加色和镶嵌,那样做只会使其身价大跌。它要求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创作,这就产生了俏色艺术的创造。玉石是天然形成的,任何一块五石自其形成以后,必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材料的天然性质、天然形状、天然色彩。大自然造化了千形万状的玉石和千种万样的色彩,当然,也难免瑕瑜并存、纯杂相间。这既为琢玉匠师们提供了施展天才技艺的广阔天地,也造成了俏色这一项工艺的难度。
俏色讲究随形顺色,既要符合设计题材的要求,也要依循玉材本身固有的特点。比如块白玉,偏偏有一微红色的斑点。白玉之贵历来讲究洁白无瑕,按常理应在创作加工之前首先剔除这一缺陷。匠心独具的艺人不但不去除这一瑕斑,却将这块玉料制成了一件纯净的观音大士,而将那带红的斑点留在观音额头的中心,形成了一颗天然绝妙的“舍利子”。匠心到处,变“咎”为“俏”,俏而奇绝,竟是一件千古难求的佳作。可见,俏色首先用色要巧,如果那颗“舍利子”不是红色,而是别的颜色,就不但不巧反成蛇足矣。
在十几年以前,人们还认为俏色艺术只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因为在出土的古代玉器中还没有见到有俏色作品。在一些传世的玉器当中,包括明清两代的作品,也很少见到俏色作品。据老艺人们回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玉石业也鲜有进行俏色艺术的创作。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殷墟出土了一件绝妙的俏色之作,一下子把我国俏色艺术的发源时间上溯到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是一件相当精巧的青玉鱉,黑色的鳖盖,配着白色的鳖头、鳖身、鳖爪,两色运用很是巧妙,此件作品本身已具俏色的特征。更令人称奇叫绝者,是白头上还留着对黑色的眼珠,白爪上留着黑色的爪指。这种对玉石天然色泽的运用,确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堪称千古一绝。但很可惜,这项艺术在后世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在历朝各代的宫廷艺术中亦未能占据一定的位置。
工艺美术家、曾被同行尊称为“玉怪三杰”之一的王树森大师,在20多年前曾创作了一件誉满中外的玉器绝活“五鹅”。作者利用一块红、白、黑三色无规则相间的玛瑙,制成一件五鹅群集啄食的玉雕,白色的鹅身、红色的鹅头和黑色的眼珠,五只白鹅真是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客观而论,红、白、黑三色玛瑙还会遇到,但即使雕成洁白的羽身,也难配成全数黑色的眼珠。这件“五鹅”之中,原来只能琢出九个黑点,独欠一眼,岂不可惜!王老艺人独运匠心,让缺眼者鹅头偏,藏另“一眼”于羽下,避“欠缺”而成名作,成为无价珍宝。
王仲元大师亦为全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家,他创作的玉雕“龙盘”亦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俏色绝品。那是以一块扁圆形体的黑、白、蓝三色玛瑙设计琢成。以外圆的黑皮琢成圆盘的周边,以玉料中间五色的晶体琢成海水的浪花,将玉石最里边小块蓝色的材料琢成一条传统的中国古龙。只见茫茫的一片白色浪花,中间一条戏水蓝龙在海浪中翻腾跳跃,质感真实,色彩协调。我国古代的俏色艺术在时隔数千年之后,首先在北京开花,先后出现了一些名作。近一二十年间,在全国其他城市,特别是南方各地相继创作出不少俏色产品,争奇斗艳,煞是喜人。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期待着玉雕艺人们进一步施展他们的才华,更多地创作出像上述王姓二老那样的千古绝作。
大凡玉石,可分为山料和籽料两种。所谓山料是将玉石矿通过开采、挖掘、切割而成。比如东北岫玉,开采时要经过钻割,采来一块块山石,加工时再根据需要取舍,分别割制成方块、条块或片块之状,然后再进行设计琢磨。所谓籽料,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单独的整体玉料。其表面多呈圆浑状,棱角鲜明,小如鹅卵石子,大如巨岩小山。玉山子一般不进行大块切割,不允许破坏玉料的天然形态,讲究直接利用玉石籽料的原状,借形制形,借山琢山。如曾有一块圆浑状白玉籽料,表面颇近桃形,甚至还有少许微红。艺人通过琢磨,加工成一只蟠桃,表面雕成些许枝端、几片桃叶、一只秋虫,再隽上数言题款。像这样的作品,置于案头,或搓摩于掌中,自显得古朴与高雅。人们一般将其称为山子雕,而将那些大型玉山子便直接呼为玉山了。
提到大玉山,爱好玉雕的人大多知道现藏北京故宫珍宝馆的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那是我国清代玉山的一件代表作品。清代中叶,通往西域的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久负盛名的和田及叶尔羌玉料源源运入内地。这时出现了几个琢玉业中心,扬州擅长制作大型玉器,苏州以琢磨精巧著称,清宫造办处则集拢了全国名工巧匠。现故宫仅存的十多件玉山当中,大部分为扬州工匠琢制,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永久的瑰宝,玉山“大禹治水图”即其中佼佼者。此玉山以宋人所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进行创作,玉料采自新疆叶尔羌密勒塔山,原重多斤。这件大玉山从玉料运输开始,到琢制成品,最后安放在清宫乐寿堂内,前后共用了十年时间。其中在扬州雕琢的时间是从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二年。雕琢用工15万个,耗费白银1.5万余两,是一件不可再得的稀世珍品。在当时的条件下,雕琢这样的玉山是极其艰难的。就拿运输来说,上万里行程,用几丈宽的铁车、数百匹马和数千人推拉,花费了三年时间。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在这座大玉山琢成整整年之后,年,在她的故乡扬州,又琢成了一座新的玉山—“聚珍图”。“聚珍图”的玉料是一块大型碧玉,产于新疆玛纳斯地区,重0余斤,高厘米,宽90厘米,厚60厘米。色泽碧绿深沉,玉质细润,自成天然一绝,确属千载难逢。“聚珍图”是将乐山、龙门、云岗、大足四大佛教名山石刻艺术的精华聚于罕见的碧玉之中。正面以乐山大佛为主体,其顶峰峦高远,其下洞窟飞云。在大佛的左上部琢以龙门的大卢舍那佛像,面容丰满,双目宁静。迦叶持重肃穆;阿难虔诚恭谦。反面雕琢为云岗的释迦坐像,仪态慈善,宽厚安详。大足的卧佛则置于隐现的深山幽谷之中,其前香烟缭绕、信徒朝圣。四大主题虽聚于一石,因匠心独运,竟为浑然整体。在诸佛四周,有山峦重叠,祥云缥缈,劲松苍翠、庭阁奇巧,佐以仙鹤、花草、寺院、扁舟。作品共有大佛4尊、小佛14尊、游人26个,都神态各异,妙趣盎然。整座玉山气魄宏大,精美壮观。较之上述“大禹治水图”更为精细,且具有浓郁的扬州玉雕特色,为继清代之后又一难得的玉雕珍品。中国佛教学会会长赵朴初在石上欣然题词:妙聚它山。
“聚珍图”由扬州玉器厂11位技艺高超的工艺师费时两年琢成既师法古意,又具时代特征。以时间比,以技艺比,都是前人所不能办到的。其选材之绝、构思之巧、造型之妙、手法之奇、工艺之精,令人称奇,世人有诗证曰:胜境名山万古留,摩崖造像共千秋。频临大渡河边浪,静对云岗谷里幽。妙像庄严坐依阙,世尊圆寂拥仙俦。尽收瑰宝归斯石,付与来人作卧游。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订阅我们,和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