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与清军的“松锦大战”是十分关键的战略决战,经过此战,发生了两大根本性变化,其一,此战之后,明军再也拼凑不出主力军能抵抗清军向关内进攻了,在军事上,明朝基本上已经无实力抵抗清军;第二,此战之后,洪承畴最终降清,这使明朝再也没有能统兵与清军作战的具有全局性军事眼光的统帅了,清军几近群龙无首,再也无力真正抵挡清军的进攻。因而,“松锦大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清军占有了破关南下和入主中原的军事优势。
那么,在当时,即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年),洪承畴所统帅的明军有十三万明军,而清军方面只有11万人,为何洪承畴会战败呢?清军在这一场战役中,为何全军覆灭?
崔瑞德在《剑桥中国明代史》写道:“年9月,总督洪承畴企图援助在锦州附近被围的明将祖大寿,但在山海关东北英里的地方落入皇太极设下的圈套。一切救援的企图都失败了,在年的3月和4月,这两员明将先后投降。年4月8日锦州陷落后,明朝在长城以北的防御实际上崩溃了。”
这里指出了三个重要之点:其一,洪承畴是为了援助被围的祖大寿而率兵至松锦的;其二,洪承畴是中了皇太极所设的圈套,救援失败,清军也大败;其三,洪、祖两人皆降,锦州失陷,长城以北防御崩溃。
那么,具体的战役情况如何呢?
第一,松锦之战前双方统治者在做什么?
皇太极于崇祯九年(年)四月,在沈阳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年号崇德,改族号满洲。皇太极的称帝表明,清的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加强,而且,皇太极的统治地位日益稳固,他在政治军事方面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其战略目标开始由统一关外转向集中力量针对清王朝,并开始落实到军事行动方面。
(一)皇太极在战役前采取了什么策略?
首先,为了进攻明朝,皇太极的第一步是先解决后顾之忧,采取措施遏制住朝鲜和蒙古。
当时,大清不仅面临着与明朝的关系,而且也面临着与朝鲜、蒙古的关系,皇太极要全力进攻明朝,必须先稳定后方,而为了放下心来进攻明朝,皇太极于崇祯九年(年)同朝鲜国王签订盟约,朝鲜认可其成为大清的藩属,朝鲜每年进贡黄金、白银和大量财物给大清,并出兵从征协助大清征战,而大清保护朝鲜,这对于大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得了财物,而且增加了军事实力,并消除了来自朝鲜方面的后顾之忧。
而关于蒙古方面,皇太极在崇祯九年(年),征服了整个漠南蒙古,使当时漠南蒙古对大清表示臣服,向清进贡财物,并不造反,这使得蒙古与大清的关系比较稳定,如此一来,皇太极不仅消除了后顾之忧,能专心进攻明朝,而且,还为清军绕道攻打关内提出了地理条件,这增加了从战略上实施对明朝京畿地区进行迂回包围的有利态势。而蒙古的骑兵也成了支援大清的军事力量,蒙古骑兵善骑射,不怕路远,只怕不畅通,满蒙骑兵的结合对于明朝京畿地区构成了重大威胁。
其次,皇太极改变进攻方向,从强攻宁远转为袭击关内。
皇太极曾于年和年分别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进攻宁远和锦州失败,而这两次战役中,明军宁锦的都是袁崇焕,这意味着在宁远地区,明军的防御是成功的,清军两次强攻宁远地区吃了苦头,皇太极吸取了这两次强攻宁远失败的教训,开始改变策略,由原来的直接强攻宁远、锦州,转为“深入内地,取其无备城邑”的迂回进攻方略,皇太极让清军避开袁崇焕率兵防守的宁远地区,避开明军精锐的锋芒,绕道袭击关内。
从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年)十月至明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年)九月,皇太极先后4次派清军轻骑绕道奇袭关内,兵锋所向,甚至直逼北京及其附近州县,而西边的大同、宣府,东边的山东济南府等都受到八旗兵铁蹄或蒙古骑兵的突袭和践踏,满族和蒙古骑兵从清朝的各地守城里掠夺了大批财富,还抓了不可的俘虏。
再次,以和谈为名,实施招降策略。
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年)农历七月,监狱宁锦战役中清军对锦州攻势凌厉,祖大寿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可是,当祖大寿刚刚修了半个月时间,城墙雉堞还没修好,皇太极得知后,便派精兵攻至城下,将大凌河城包围。祖大寿紧闭城门,不敢大胆应战。而此时城中粮草仅能维持数日,很快就将断粮。祖大寿心里清楚,再也无法坚守了,他尝试突围,但几次皆被阻挡,无奈之下,只能坐守缺粮之城,以待援兵。大凌河城被清军围困了十多天,皇太极比较欣赏祖大寿,他知城中缺粮,极力劝祖大寿投降。
其实,皇太极已经在实施他的招降计划了,他做出了决定实施“劝和”计划,一方面,他放出舆论,并派人至明军的守城,表示愿意与明廷和谈;另一方面,他对明朝的边关守将,特别是有政治军事才能的明朝将领,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注重招降,着力使明将成为清朝的将领。
当时,祖大寿已经无法再坚守大凌河城,这成了皇太极实施他的招降计划的一个重要机会。大凌河城中已弹尽粮绝,他收到劝降书后,要求皇太极对天宣誓,保证不杀将吏和兵民,皇太极发了誓,祖大寿开城投降。皇太极十分高兴,他赏赐给祖大寿原本只有他能用的狐皮帽子、貂皮袍子、金玲珑皮腰带、白马、雕鞍等等。可是,皇太极高兴太早了些,祖大寿并没有立即降,而是趁机突围,率了部分兵马逃至锦州,死守锦州。但是,皇太极很有耐心,仍继续想逼降祖大寿,他坚信之前与祖大寿的约定是能实现的。他一方面派人搜捕了祖大寿的族人,将其软禁,但厚待他们;另一方面,他起用祖大寿的旧部,包括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洪和过房侄儿祖泽润、养子祖可法等,让他们当满清的官员。这些招数很有用,果然起到了效果。
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决定投降,而其部下何可纲宁死不降,被他杀了,他大开城门,率众至清军营寨投降。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及众贝勒众大臣,举行隆重的纳降仪式,迎接祖大寿等。接着,双方登坛祭天发誓,皇太极携祖大寿之手进入大帐,设宴招待祖大寿。
此前,当祖大寿镇守锦州时,崇祯皇帝曾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但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坚守锦州,没有进京。祖大寿不进京可能是因为担心进京后被奸臣陷害,死于非命,再也回不到宁锦边关;或是当时他已经动心了,加上皇太极多次秘密送信,劝他坚守之前约定,夺下锦州城,祖大寿起先虽借口搪塞,但后来他的族人被软禁了,他的儿子、侄子都在清朝为官了,最后投降了。祖大寿的投降表明了皇太极的劝降策略是成功的,这使皇太极非常高兴,他将继续采用这一策略来劝降明朝有才能的将领。
这一时期,镇守登州的明将孔有德、耿仲明,镇守广鹿岛(在今辽宁长海县西南海中)的明将尚可喜等也先后降清。这几个将领降清对皇太极非常有利,一是他们向皇太极提供了很多关于明军边关防守、明军将领以及明将与明朝中关系的种种信息,使皇太极对明朝边关将领知道了很多;二是给清军带去了好几门的红夷大炮,这增强了清军的攻坚作战能力。
最后,暗中买通明廷阉党,搞谍报和反间活动,离间名将与明廷的关系。
皇太极使用间谍这一招是非常厉害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明朝将领致命一击。皇太极抓住了崇祯皇帝生性多疑的特点,秘密收买了明廷阉党,利用他们在朝中探听秘密消息和搞反间活动。当时,清军两次进攻宁远失败,而宁远地区的领兵主帅是袁崇焕,因而,袁崇焕也就成了清军想搞倒的第一目标。崇祯二年(天聪三年,年)十月,皇太极一方面,买通明廷的太监,在朝中散布谣言,攻讦袁崇焕;另一方面,他派起兵袭扰北京,并故意暗示,清军的扰京行动与“袁巡抚有密约”。当时,袁崇焕刚刚两次在宁远击败了清军不久,他在宁远地区威望极高,手握重兵,朱由检听到了清军与袁有“密约”之时“信之不疑”,其实,朱由检是对手握重兵的边关将领十分害怕,所以于崇祯三年(年)八月,镇守宁远使得清军一筹莫展的著名将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成了明末的一桩大冤案。对此,皇太极当然是很高兴的,虽然他对袁崇焕个人的惨死表示可惜,但对于清朝来说,却是大好事,从此,关外军心动摇,边关防守力量被严重削弱,“边事益无人,明亡徵决矣”。还有,袁崇焕的死使名将对明廷的信任受到了严重影响,边疆痛恨阉党,无心于战事。
总之,皇太极称帝之后,做了几件重要的事,使清朝的实力不断加强,已经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入关,并筹划着入主中原了。
(二)松锦之战前明朝统治者在干什么?
原本明军的形势还是不错的,在袁崇焕的率领下,明军于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第二年,又取得了宁锦之战的胜利,这基本上遏制了后金部队的正面强攻。
宁远之战被明朝方面称为“宁远大捷”,因为在此战中,袁崇焕组织军民坚壁清野,协力共守,铲除奸细,并凭大炮坚守城池,击败了后金部队的强攻,杀伤后金军兵将达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试图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计划,这是明军的一次大胜利。
宁锦之战发生于年,明军与后金军队在锦州、宁远地区展开,当时,皇太极率兵进攻锦州,威逼宁远,而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固守城池,当后金部队兵逼锦州,并实施合围时,袁崇焕令宁远兵将死守,而选派精骑四千,令尤世禄、祖大寿统率,绕到后金军队后面,并暗中派遣水师东出支援。后金军准备攻城,援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亲自督战,并用大炮轰击后金军队,而尤世禄、祖大寿等从后面攻击后金军队,战斗很惨烈,但是他们不撤退,而后金军队无法攻下锦州,损伤了大量士卒,只好撤军。明朝称此战为“宁锦大捷”。
可是这么好的局势却被崇祯皇帝和朝中佞臣们给毁了。
首先,朱由检登基之后,集中兵力对付农民起义军,杀害守边名将。
天启七年(年)八月,天启帝朱由校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改元为崇祯。朱由检上台之后,明廷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满清的不断强大已经威胁到明朝边疆的稳定,并筹备着入关,威胁到明廷;二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中原大地。自天启七年二月起,陕西澄城县农民举起农民大起义大旗,一直到崇祯八年(年),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而在豫陕一带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有13家72营,总人数约有近三十万。农民起义部队的蓬勃发展,已经严重动摇了明朝统治根基,明廷政权受到了威胁,朱由检一上台就无法对农民起义军视而不见了,他没有办法稳坐在帝位上,只能集中兵力对付农民起义军,派遣明廷重要将领去征剿起义军。
如此一来,清廷对辽东的防守就有所松懈,但是,朱由检又担心边疆重将用兵自重,因而,在边疆问题上,朱由检防备边疆手握兵权的大将比防备清军所用的心思还多。从朱由检维护皇权的角度看,也确实有他的理由,因为一旦中原农民起义军继续扩大战果,而边疆拥兵自重的将领又造反了,明廷就彻底完了,所以,对边疆重将,他必须用心防备。
崇祯二年(年),曾经在宁远两次战役中击退清军进攻的明朝名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凌迟处死,明朝失去了一员对清军非常了解,对边疆很有防守战略的名将。
此外,崇祯四年(年),巡视和经营辽东多年的名将孙承宗也被逼去职。刚开始,崇祯帝对孙承宗很信任,当孙巡视松山、锦州等,上书朱由检关于内外诸政事,朱由检全部采纳,而且还加封孙承宗为太傅,兼领尚书的封路,子孙世袭尚宝司丞,又赏赐蟒服钱币等,让他巡督辽东军政事务。可是,同年七月,因先前高第尽撤宁锦防线,致使右屯、大凌河等城被毁,孙承宗派人重修,但不久清军突然来攻,而辽东巡抚邱禾嘉多次改变出师日期,导致吴襄、宋伟在长山被清军击败。十月,祖大寿诈降,刚刚修好的大凌河被清军损毁,朝中大臣,特别是魏忠贤等,乘机攻击孙承宗,认为他丧师辱国,孙承宗被逼,只能以病请辞,回到高阳居住,后来,崇祯十一年(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时,他自缢而死。
其实,崇祯皇帝登基以后,但凡有军事才能的重将,或被他处死,或被逼去职,或被逼死,朱由检在魏忠贤等的怂恿下,摧残边关名将是一流的,而这便大大有利于满清的皇太极。
其次,庸臣想议和,朱由检在战与和之间举棋不定。
袁崇焕被杀了,孙承宗被逼去职,而庸臣倒是在辽东的重要官位上坐得很稳固。辽东巡抚方一藻,从崇祯四年至崇祯十三年一直在巡抚位置上,这位镇守辽东的高官会同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人,坚持“倡和款议,武备顿忘”“扶同罔功,掩败为胜”,他们在战事上是庸才,但在政治手腕方面却是能手,他们为自己考虑,尽量避免与清军交战,只想以议和来保住自己的官位和权力。原本,当皇太极派清军将领袭击关内,或派兵去征服朝鲜和蒙古时,方一藻等可以抓住时机,打击清军并巩固辽东,而他们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坐等后金解除后顾之忧,并使兵力不断强大。
更糟糕的是,朱由检对方一藻、杨嗣昌等坚持议和立场的高官的无所作用一点也不责备,而对奋勇杀敌的骁将却大开杀戒。这对于边关守将来说,是最可怕的,这造成了清朝的边关防守消极而松弛,辽东频频出事,而长城一线更是防若无防,清军任意闯入,肆意骚扰,大部分守关将领不敢极力抗敌,任清军掳掠,都想避免惹出是非来。这是因为,明廷的最高层对于与满清的战或和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态度,皇太极多次提出和议,但朱由检置之不理,想战,无力硬拼,无法致胜;想和,又不愿和,不知如何议和,一直处于战与和的举棋不定状态,致使边关将领非常被动。而皇帝没有明确态度,又杀了袁崇焕等人,逼得孙承宗等去职,边关将领们,多数不肯卖力了。
第二,松锦之战的过程和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松锦之战的直接起因:争夺锦州。
自满清崛起,特别是皇太极称帝之后,明清的军事冲突不断,而清军想进入中原,山海关是最关键的一座关隘,山海关外有四城,即松山、杏山、锦州、宁远,只有先取这四城,才能挥师进攻山海关。而在这四城中,锦州首当其冲,是十分重要的一城,此城的得失,关乎关外四城能否守住,也关乎山海关的安全,所以,锦州是战略要地。
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年),清军进攻大凌河城,祖大寿因城中缺粮而诈降,后来逃至锦州后,却不兑现承诺,这让皇太极十分震怒,皇太极对于锦州的战略位置很清楚,是势在必得的,只有攻下锦州,夺取关外四城,突破山海关,才能进入中原。
不过,皇太极对祖大寿还是很有耐心的,一直采取招降措施,他了解祖大寿,是一员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明清双方都对祖大寿很重视,崇祯帝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但祖大寿皆借故推辞,始终坚守在锦州城里;而皇太极也三番五次派密使进锦州城内,提醒祖大寿遵守约定,尽快动手夺下锦州城,祖大寿以各种理由搪塞,而且还多次与清兵激战。皇太极对在后金军营中的祖大寿的儿子祖可法等人皆以礼相待,表明仍期待着祖大寿投降。
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年)农历十月,皇太极亲自率领清军,进攻宁、锦,清军分三路进军。皇太极亲自率领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出宁远、锦州大道;并令睿亲王多尔衮为左翼,率清军从青山进攻;此外,还令贝勒岳讬为右翼,率军自墙子岭深入。此时,祖大寿在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城)屯兵,清军中路前锋将领多铎兵临,祖大寿率军趁敌立足未稳,突然袭击,打败多铎。次日,多铎与济尔哈朗合兵进攻明军,祖大寿避开锋芒,收兵回中后所坚守。皇太极亲自率兵至中后所附近,并派使者入所,劝祖大寿尽快守约投降,祖大寿不露面,不作答;次日,皇太极又派人向祖大寿传信,要求在城外见面,祖大寿仍不作答。招降不成,皇太极只好暂时按兵不动。
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农历二月,皇太极不再等祖大寿投降了,他决定再次出兵,他令英郡王阿济格为前锋,而他自己亲自督军,出兵包围松山,松山危急,崇祯帝下召令祖大寿支援松山,但清军先到了松山,祖大寿只好去宁远驻守。皇太极派遣使者通过祖大寿之妻劝降祖大寿,但祖大寿却令祖克勇及副将杨震、徐昌永等绕道进取锦州,并在乌欣河口遇上清军将领阿尔萨兰,两军交战,明军大胜。皇太极见祖大寿不降,清军前方受挫,便率军返回盛京,而祖大寿随即进入锦州驻守。
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农历五月,皇太极到义州视察,蒙古苏班岱等请求归降,皇太极命济尔哈朗等率军一千五百人前去迎接,而此事被祖大寿探知了,他立即令游击戴明与松山总兵吴三桂、杏山总兵刘周智合兵一处,共出动七千人想突袭济尔哈朗,可是,他们心不齐,反而被清军打败。
不久,祖大寿又杀了清军武备院卿穆护萨、护军参领觉罗兰泰、参领宏科,坚守锦州,而清军却紧紧围住锦州,双方围绕着锦州攻守相持,清军多次进攻锦州,军情进击。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农历三月,崇祯帝命蓟辽总督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率兵至松山,欲解锦州之围,松锦之战拉开了序幕。可见,清明两军争夺锦州,皇太极力劝祖大寿投降,而祖大寿坚决不降,这是引起松锦之战的直接原因。
(二)洪承畴意在坚守待援,而朝廷屡次追逼进军,清军陷入被动。
锦州危急,而若是锦州陷落,关外四城就很难守住,山海关也将非常危险,所以,崇祯帝急令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兵救援锦州。
那么,崇祯帝为何令洪承畴去救援呢?
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年)进士,后任陕西布政使参政,从崇祯元年(年)七月开始,便多次剿灭起义军,崇祯三年(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针对对“贼军”剿而不死的状况,洪承畴极力主张剿灭,避免诈降。崇祯四年(年),三边总督杨鹤为因采用“边剿边抚(诱降)”政策剿“贼”不力,被罢官入狱,洪承畴继任陕西三边总督,“全力清剿”,此后,他一直在率军全力征剿农民起义军,直到崇祯十二年(年)十月,陕西最后一股“贼军”李自成部在流窜中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才使农民起义军进入低潮。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洪承畴是剿“贼”的名将,很有征战经验,在征剿起义军方面,他巨大很大,而且他颇有韬略。
崇祯十一年(年)九月,清军分两路南下,京师危急,明廷为了挽救危机,从西线将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保卫京师。崇祯十二年(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崇祯十四年(年)三月,奉旨救援锦州,他率兵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以松山、杏山、塔山三城,与锦州互为犄角。
本来,洪承畴率明军驻守在松山、宁远等城,以窥探锦州势态,关外四城,互相呼应,以静制动,明军兵力占有优势,若是长期对峙下去,皇太极是很被动的,加上若是明朝其他地方的军队来援,清军必败。对此以坚守来耗损敌人的策略,洪承畴是很有必胜的信心的。因而,他向朝廷表示:大敌在前,战事十分凶险,若想急于解锦州之围,形势将更危急,死伤太多,尚未掩埋和疗伤,不能急战,最好在近半月后再下令决战。洪承畴是清醒的,对峙局势下,只能以静制动,拖损清军,再寻找战机。
可是,清廷却不允许洪承畴采取“拖”的策略,首先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粮草不足、兵多饷少为理由,要求洪承畴速战速决,而崇祯帝也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又分任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督促洪承畴出城决战。如此一来,洪承畴便很难坚持“拖”的战略了,在圣旨严逼下,加上兵部的屡屡催促,洪承畴担心被诬告成通敌叛逆,不得不率将出城寻找决战,而这恰恰是当时率军至前线进攻锦州的清军名将多尔衮所乐意看到的,明军一出城,清军便有了可趁之机。
此时,还有很糟糕的事出现,清军突袭了明军在塔山的储粮场所,明军粮草被劫,大军面临决战,粮草十分关键,而且当时粮草缺乏,塔山被袭,加上圣旨催速战,洪承畴只能从命了。其实,明军战略一改变,洪承畴就知道会战败了。
(二)明军众将心不齐,松山被攻破,洪承畴被虏,最后降清。
崇祯十四年(年)八月,皇太极在袭击了明军的屯粮之处后,开始全面布置围攻明军。他令济尔哈朗率军攻锦州外城,以截断松、杏之间明军的联系,此时,洪承畴在上方一再催促下,决定率众将与清军决一死战,可是,明军阵营里却众将却心不齐,祖大寿守住锦州,为自己的部下考虑,注重坚守,而各部总兵官中,有不少主张南撤,甚至还合议要背山突围,心不齐,就很难应战了。
崇祯十五年(年)一月,传来明廷又派兵增援的消息,洪承畴派六千兵马在夜里出城突袭,但却被清军击败,至此,在城外的决战已经不可能,而坚守松山城已有半年之久,城中粮食快用完了。三月,松山副将夏承德向清军暗传消息,愿拿其儿子夏舒做人质,约请降清,果然,清军应约在夜里发动进攻,内应外合,松山城被清军攻破,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等皆被俘,而总兵曹变蛟等将领当场斩杀。洪承畴被俘后,镇守锦州的祖大寿知大势已去,便走出内城,率众出降。而塔山、杏山也相继陷落,至此,明军的锦宁防线,彻底崩溃了,关外四城已失去三城。松锦之战以清兵的全胜而告终,明朝经此战役,辽东已经没有能与清军对抗的军事力量。《清太宗实录》写松锦战役时称:“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松锦战役大败,洪承畴被虏,他准备一死了之,他绝食数日,拒不降清。而皇太极很欣赏洪承畴,反复派人去劝降,但皆被大骂而拒。接着,皇太极又派他的亲信汉臣、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洪承畴大肆训斥范文程,而范文程很受耐心,与洪承畴畅谈古今,却不谈招降之事,后来,范文程见洪承畴将梁上掉在衣服的灰尘抹去,范文程便告诉皇太极称洪承畴抹去衣服上的灰尘,爱惜生命,是不想死。皇太极对洪承畴一直细心关照和礼待有加,皇太极还带着洪承畴去祭太庙,洪承畴虽立而不跪,但皇太极并不问罪于他,反而,脱下自己的貂裘,为其披上,最后,洪承畴被劝服了,遂降清。同年的五月初五日,皇太极为洪承畴、祖大寿等降将举行隆重的投降仪式,洪承畴等向皇太极俯首称臣。
第三,洪承畴十三万大军溃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松锦战役惨败,明军关外的精锐随即尽丧,松、锦、杏三城俱失,洪承畴、祖大寿等名将降清,三十万大军大溃败,或被杀,或被淹死,或受伤,或逃跑,三十万大军就这样没了。那么,造成这种惨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明廷的政治腐败,战与和的立场不明确,滥杀边关战将,使守边将领寒心。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忙于派兵征剿农民起义军,对辽东的战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