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39.net/pf/a_4672100.html00:月22日这天,家住西海岸新区的崔西武起得特别早,81岁的他醒来后的第一眼,就望向卧室书桌上的那本保存了26年的《工资账》。就在这一天,崔西武要把自己26年前欠下工人们的工钱一一还清。当天,已经靠轮椅出行的崔西武,在侄子陪伴下,搭乘出租车跑了多公里,先后到诸城市桃林镇上曹家沟村、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两地共三个村,根据自己账本上的记录,找到工人们,将当年欠下的工资结清。20多年来,崔西武经常在家中翻看账本。这些天,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围绕着81岁的崔西武坐着轮椅还钱这件事,采访了他本人和当年那些农民工,了解了事情的前前后后。崔西武的《工资账》也有了新的内涵,里面不仅记录着账目,更记载着“诚信”二字。事件:的哥徐师傅眼中“超级点赞”的事“邱老师你好,跟你报个我认为可以超级点赞的事!”1月25日,的哥徐师傅在青岛交通广播“海米”APP中,在主持人邱磊的交通热线栏目下留言,说自己上周五拉了一位坐轮椅的老大爷,跑了多公里去给当年跟着他干活的工人发放工资,而且是20多年前的工资。据徐师傅讲,总共有20多个人,钱都不算多,多的有三五百元,少的有几十元。“账本记得很清楚,一人一个信封。”徐师傅说,他了解到这位老人80多岁了,虽然有人会说工资送的晚了,但他坚持认为应该给这位老人点赞。“快过年了,让那些欠了工人工资的老板都学学老人家,80多岁了,坐着轮椅也要把欠的账给人家!”徐师傅说。这笔钱是如何欠下的?1月25日晚上,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西海岸新区高城路和灵山湾路附近崔西武的家中,老两口热情招呼记者进门。崔西武和老伴在家给记者讲起当年的故事。崔西武家位于城中村内,虽然是两层的楼房,但从斑驳外墙看起来也应该有多年的历史了。崔西武家中的陈设很简单,没有新家具,都是多年前老式摆设。在卧室的衣橱旁,一个方桌算是他的书桌,上面摆着一本《工资账》和一个放大镜,书桌前亮着的一个节能灯泡,是家里看起来年代最新的东西。崔西武翻开了他这本《工资账》,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字。“打对勾的是已经还清的,这些年来陆续还了部分,现在还有老家的10多个亲戚的没有结清欠款。”崔西武说,当时这些亲戚也算是来帮工建房的,都说不要工钱,但他肯定得给算工钱。这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自己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记者看到《工资账》最后一页亲戚账目最下面写到:总共还欠元。崔西武年轻时高中毕业,最早在原胶南塔山乡老家做大队会计,后来负责村里的建筑队。年,他自己带着工人建起了现在自住的房子,一座二层小楼,周边的邻居、朋友们看到他家施工质量好,就都来找他帮忙盖房子,一时间邻居、邻居的朋友、亲戚们都找来了,他也乐意帮忙,除了原本村里那帮工人们,又从周边村找了些懂施工的工人一起干。“当年很多家都是工程干完了,尾款不结了,剩下个几百元或1千元左右不给结。”崔西武的老伴告诉记者,到了老崔这里,也没钱给工人们去付尾款了。“总共欠了工人们大约1万元,这笔钱在那个年头也是笔大钱了。”81岁的崔西武的听力不太好,很多事情都是由老伴来介绍。当时自己家里也不宽绰,这笔钱就这样拖了几年,后来老崔身体也出了问题,就又拖了下去,直到今年,老崔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坚持坐着轮椅要去把欠款还清。“上曹家沟18人的钱结清了,现在就剩下我本家10多个亲戚总共元尾款了,等小年前后,我家里土地流转出去的3元租金回来,加上我手头上的钱,这个账本就清了。”崔西武在卧室的书桌前,合上手中的那本《工资账》,眼里满是憧憬。“这些钱都是我当年欠下的,必须要还上,若还不上死也不安心。”老人说这话时语气和表情都透露出一种坚定。这钱都还给谁了?1月22日这天下午,诸城市桃林镇上曹家沟村里,赵连光正地里忙农活时,收到了妻子打来的家里来客人了,据说是来还钱的。“没有人欠我钱啊,从哪里来的呢,还是个坐着轮椅的老人。”赵连光有些懵,骑上电动快速往回赶,路上在村口遇见同村村民也告诉他,有个坐着轮椅的老人刚在村口打听他家。赵连光回忆起26年前的往事。“这是崔老板吗?这20多年了,崔老板老了,80多岁了吧,但你气质没变。”“这是小赵吧?20多年了,小赵也已经变成老赵了,你也得60多了吧,胖了一些。”一番相认后的寒暄,两人拉着手坐下。这时,赵连光才明白,“崔老板”这是坐着轮椅来找当年跟着他干活的18名工人,送26年前欠下的工费尾款。村民解素合回忆,当年大家被崔老板安排在李家石桥盖居民楼,都是二层的小楼,没有机械化作业,楼板都是人扛上去,就这样大家伙干的热火朝天。“崔老板待我们好,管饭都是管饱,记工分很公平,不会像后来接触的个别老板,会偷偷给我们少记工分。”解素合说,当时大家都很信服崔老板,谁家里有困难要用钱,去找崔老板提前支取一点,他也很痛快。“只是没想到,那年春节前,崔老板没钱发工费了,我也是后来了解到,很多上家都欠着他的工程尾款不给。”赵连光说,当时崔老板也跟大家说明了,他暂时遇到困难,等有钱后就会给大家发下来,并且给每个人算好账,给他们很正规地打了欠条。赵连光展示崔西武给大家送来的工钱。信封里每人的钱数都是提前准确放好。“这一晃,已经26年了,我们当年这20多人中,也有人已经去世了,在世的人也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照看孙子或重孙辈,安心养老了。”1月25日那天,青岛早报记者找到赵连光时,他感慨道,这张欠工费名单里的18个人中,就有李世录、周善刚、孔庆中、李进山、赵春堂5人先后去世了,崔老板走的时候请他把这些钱转交给这5人的子女。把钱还上,把事情交代好,崔西武要离开了。看着这位拄着拐杖,身穿藏青色衣服,戴着一顶帽子,步履蹒跚走向轮椅,被推着上到出租车上离去的老人,赵连光等几名村里老人的眼眶湿润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才还钱?对于当年那些没拿到手的工程尾款,崔西武曾尝试打官司讨要却没有结果,最终也不得不放弃了,连同他做建筑老板的梦也放弃了。此后他开始了打工维持生计的日子,这些年陆续在学校干过保洁,在园林公司当过小工,还曾在孩子们支持下开过小卖部……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过去,崔西武始终没有更宽裕的钱来还账,加上这几年他身体不好,不能工作赚钱,这些账就这么拖下来了。“很感谢,这些老乡们这些年没来找我要钱,但我还是知道自己必须还,哪怕钱不够,也得多少给人家一些弥补。”崔西武说,他和老伴精打细算过着日子,期间也断断续续地还了一些钱。今年算算账,手头上能宽裕一些了。崔西武或许不知道老乡们这些年没来找他要钱的原因。“记得年以后,有一年春节,村里老少爷们在一起喝酒时还提起这事来,通过亲戚们了解到崔西武当时已经不干建筑了,靠在外面打工生活,过得也比较困难,大家就都商量着这点工费尾款就不要了。”赵连光说,其实经过这些年在其他地方打工,大家心理上也很平衡了,对比起来,即使不要这些工费尾款,在崔西武那里之前得到的工费,比在其他地方要高一些。此后,大家就都没有再提崔老板欠工费的事,各自手里的欠条也都没保留,渐渐淡忘了这件事。这10多年来,当时这批外出打工的人多数已经因年龄大了,不再出去打工了,在家过着平静的日子。写在后面崔西武还钱当天,搭乘了的哥徐师傅的出租车,目击全过程的徐师傅第一个被崔西武还钱的故事感动,除了和记者联系,他当晚回家后还和家人讲述了这件事,并希望孩子也能做一个诚信的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徐师傅正在上初二的儿子听完父亲的讲述后,写了下面这篇作文。迟到的工资(青西新区四中徐佳豪)我的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晚上下班回家时,爸爸总会跟我和妈妈讲一讲今天的所见所闻,就在今天爸爸与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位老爷爷年逾八旬,腿脚不方便,出门走路都需要拄拐杖,走路时间久了还需要坐轮椅,耳背也很严重,可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做出了一件令我们感到震惊的事情——乘车多公里去归还欠了20多年的工人剩余工资。有的有几百块,有的有几十块。虽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谁能想到这位老爷爷家庭并不富裕,这些钱都是老爷爷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当老爷爷挨家挨户的找工人归还工资时,那些工人们都不相信,觉得不可思议。爸爸给我形容:“都是吃惊的表情,惊讶于这迟来的工资。”爸爸说,那些工人们都说:“就这么点钱不用还了。”但老爷爷坚决把钱归还他们,尽管有的人已经去世了,老爷爷依然坚持要把欠的钱还给他们的子女。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动。有的人或许会说:“这个老爷爷是不是老了,糊涂了。”可我并不这么认为,老人坚决归还20多年前工资这件事情,虽然归还的是工资,但是老爷爷体现出的是一种诚信和责任,他的这种精神价值远远超出了归还工资的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通过这件事我深受感悟,这笔钱老爷爷或许可以不给,但是老爷爷还是依然坚决地去归还工资,这体现出的是老爷爷的诚信与担当责任。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来传承下来的诚信精神,我们要好好学习这种精神。祝老爷爷身体健康,晚年幸福。祝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遍整个世界。加油!(观海新闻/青岛早报首席记者孙启孟实习生贾晓妮视频剪辑赵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3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