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的对越反击战中,41军的明星部队“塔山英雄团”首战却显得一团糟。2月17日的凌晨时分,火舌划破天空,预示着战斗的开始。凌晨3点左右,41军的师团的水陆坦克营共3个坦克营组成两个梯队,准备执行穿插任务。团长张国民带领团的第二营从那榜出发,历经3小时后,终于抵达号界碑以北的公路,继续乘坐坦克前进。

反击作战启动后,由于战时临时修建的道路尚未疏通,坦克的出境受到限制。直到中午十二点多,坦克团队才得以通过。由于道路狭窄,加上坦克的故障,结果导致6辆坦克及其他各类车辆掉队。走在前面的坦克没有等待,下午两点就抵达通农,继续前往河安方向。

到了晚上六点,坦克团接到了军指的指令,要求立即停止前进,在通农以北找好地形展开防御。这一变化让指挥员们感到迷惑,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计划会突然改变。他们只能无奈地遵循命令,军坦克团团长迅速下令停止前进。团政委过来询问为何不再向前,团长解释说是军指的命令,可能河安或扣屯有敌军增援,否则不会下这样的指示。然而这样的命令变化让人不由自主地打上了问号,毕竟事前并没有防御方案。于是,坦克团只得返回通农以北,勘察周边地形,找好合适的地方修筑防御工事。

当晚10点半,团的第二营再次收到了军指的命令,要求沿通农与河安的公路朝扣屯区域前进。前一道命令的困惑尚未消除,后面又接连而来的指令让他们再次无所适从。经过战斗,他们才明白其背后的原因,原来军指通过敌人的电台获悉,敌方有大约一个团的兵力增援河安地区。但后来证明,这一情报并不准确。

2月18日清晨2点半,原本归属师团的一个坦克营回归队伍,师调整部署,让坦克2连和3连作为掩护,4连在前,营指紧随其后。当他们行进至沟里桥时,突遭东侧无名高地敌军发动攻击,2营营长迅速指挥反击,占领了敌高地,4连长则提供火力掩护,接连打掉敌方两个火力点。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无名高地被成功攻占,9名敌军被击毙,十余人逃窜。团并不墨守成规,立刻收拢队伍继续向前推进。然而,在5连经过沟里桥后,敌军重新占领无名高地进行骚扰,试图阻止其过桥。连长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直接摧毁了敌人的弹药库。由于步话机故障,5连与营指失去联系,只能在扣旺地区进行防御。

9点半左右,部队进入打兰村,随即遭遇越军特工队的阻击,4连随即展开反击,消灭敌军26人。从数据上看,我方损失6辆坦克,3辆受损,伤亡人数为36人,团的2营4连也有14人受伤。敌军利用道路两旁的障碍点以及反坦克小组,使得近百辆坦克被分割成三段,造成各连队之间相隔超过5公里,指挥失去了统一性。

这样一支曾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的部队,却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中遭遇了较大的挫折。“塔山英雄团”长期担任战备值班,理应表现出色。可是,他们的首战却充满了问题。许多人认为阻击过于强劲,然而深入探究,仅有一个营的敌军实力并不足以造成如此结果。究其根本,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不够,加上通讯的混乱,指挥失去效率,从战斗力上看,塔山英雄团并不逊色,经验教训则需要深思熟虑。

经过这样的战役,他们虽有光辉历史,但未来依然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此役不仅是一次对敌的较量,更是一次自我的检讨与重整。对于“塔山英雄团”而言,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难,他们必须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才能在接下来的征程中,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