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军

辽沈大决战,无论在当事人,还是后来者眼中,都是一招险棋。所谓“富贵险中求”,要想击破国民党军在关外的几十万主力,不深入敌军后方冒些风险是不行的。

但是,林彪率领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南下作围攻锦州准备的时候,蒋介石多少也察觉出了对手的意图。为此,他还专门命令沈阳的廖耀湘部组成西进兵团,试图截断林彪的后路,以解除锦州的包围。

(东北人民解放军负责攻坚的炮兵一部)

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既然是夹击,除了沈阳的卫立煌和廖耀湘外,华北“剿总”的傅作义麾下六十万大军,再困难也能抽出一部分兵力出关去夹击攻打锦州的林彪吧?为什么就没有看到傅作义有派军出关的迹象呢?

其实,傅作义倒是没亲自去,但他在蒋介石的施压下,的确曾调兵遣将组成所谓的“东进兵团”,由侯镜如与林伟涛率领,走海路至葫芦岛,向锦州外围的解放军发动进攻。傅如此主动配合,这在当时地方实力派中,倒是不怎么多见的。

(傅作义)

诚然,傅作义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但是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让他逐渐摆脱了“老长官”阎锡山的控制,独当一面,成为了华北国民党军(山西除外)的最高统帅。这次辽沈大决战,傅作义看起来挺为蒋介石卖命,大力出兵支持,可是问题,恰恰出在了傅作义派兵这件事上。接下来咱们就来说说当时国民党军在华北的情况。

作为久经战阵的将领,傅作义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关外的地盘保不住,自己掌控下的华北将孤掌难鸣。因为那时候,济南已被粟裕等人指挥占领,徐向前指挥部队在山西节节胜利,河北一带的战事更是呈现出胶着之势,难于分出胜负。傅作义发现,自己所在的平津地区,正在逐渐陷入到被三面包围的困境之中,因此,为求自保,他被迫收缩兵力,逐步向北宁线上的北平、天津、唐山等战略要点集中,准备以点为枢纽,“固点连线,依城决战”。

(从后来的平津战役可看出,敌人的据点主要集中在北宁线上)

但是,再依城决战,也得有足够的兵力啊!在之前的战斗中,傅作义唯一的嫡系第三十五军元气大伤,现在为了保住平津的地盘,他必须依靠非嫡系的力量。可是,蒋介石派在他身边的“监军”——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处处给他使绊子,阻挠他直接指挥手下的各路人马,搞得傅作义有苦说不出。而就在傅作义为人事所困扰的时候,辽沈战役的打响却让他“如释重负”。

为什么?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蒋介石需要他的支持与配合。你让马儿跑,总得给马喂草料。对于傅作义来说,倘若南京中央不对他让步,给他些好处,他也不会轻易配合辽东半岛的战事。因此,蒋介石决定把陈继承调走,免去其对傅作义之掣肘,作为交换条件,傅本人必须尽快派兵出关,和廖耀湘一起,夹击围困锦州的林彪主力。

但是,傅作义在分兵助攻林彪这件事上,打了折扣。

蒋介石坐飞机到北平和傅作义商量出兵北上作战的事情,双方达成一致,傅作义至少调两个军乘船去葫芦岛,然后和那里的阙汉骞第五十四军汇合,双方共同突袭至锦州外围,威胁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的侧翼。

结果,从华北调出来的广东部队第62军三个师倒是满满当当,但傅作义承诺的第92军却只调出来一个师,至于这个军其他兵力,则被傅作义留在唐山,迟迟不行动。

第92军虽说只出了一个师来助战,但好歹还算帮忙了。可是,轮到驻扎在烟台的第39军身上,这个军却未动一兵一卒,该军下辖的第、师直到塔山阻击战打响,也没有去葫芦岛增援。因此,国民党高层所谓的三个军援助锦州,实际上只有原先计划中一半左右的兵力。

(影视剧中进攻塔山阵地的国民党军)

对这件事最不满的,就是身为东进兵团司令的侯镜如了。但是,侯自己身为傅作义的下属,根本没有资格去抱怨,因此,他眼看第92军磨磨蹭蹭调不出兵力,干脆先带着21师到葫芦岛和阙汉骞会合去了。

傅作义在援助辽沈国民党军一事上的三心二意,倒也并非纯出于私心,可是侯镜如兵团还没有出战,就受到了削弱,在攻打塔山上自然是后劲不足。由于塔山战事呈现出僵持状态,林彪的主力得以在歼灭锦州的范汉杰属下两个军后,翻回身来追歼逃跑的廖耀湘兵团。

(塔山阻击战)

值得一提的是,和傅作义的打折扣出兵相比,廖耀湘集团身为蒋介石的嫡系王牌,表现更为蹩脚。他们占领了吉林的通化和新立屯后,自以为切断了林彪的补给线,进攻步伐放缓了下来,坐视锦州得失。蒋介石计划的两兵团夹击林彪,变成了三军各自为战,然后被林彪一个接一个吃掉。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剧照)

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走廊覆灭、沈阳解放后,关外战场只剩下了葫芦岛的十几万国民党残军,这其中就包括了傅作义之前拼凑的所谓“东进兵团”。

眼看大势已去,葫芦岛的国民党军根本无心恋战,而是“各自东西南北飞”。侯镜如的手下也是分头逃走。第62军和92军的一个师乘船到秦皇岛,后来在解放军攻克天津一战中被消灭。阙汉骞的第54军残部则和其他部队乘船到上海,后来去了台湾。至此,傅作义的分兵北上作战,以失败而告终。而当辽沈战役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之时,林彪与罗荣桓又指挥主力秘密入关,与聂荣臻等对傅作义部据守的平津发动了进攻。

这才是真正的夹击。

傅作义再想后悔,已经为时晚矣。

参考文献:

《辽沈战役亲历记》,《平津战役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