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史进
带着药箱、骑着马、穿越雪山,去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为牧民问诊……这是“马背医生”李梦桃几十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7月1日,在兵团歌舞剧团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中,“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李梦桃,受邀为歌舞剧团的多位党员干部和演职人员讲述自己屯垦戍边的故事,也诉说着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光荣和自豪。他说:“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报效祖国,我们这一代兵团人做到了。希望青年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在青春奋斗中争做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新时代戍边人。”
年6月,16岁的李梦桃告别了亲人,从黄浦江畔来到天山脚下,一待就是58年。初到兵团时,他种过地,当过卫生员,后来被组织分配到六师北塔山牧场乌拉斯台牧业二队当医生,一匹马、一个药箱、一件羊皮大衣、一块毡子,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当时牧场有5个牧业队,多个牧业点散落在群山之中。因为草场资源稀缺,牧民的毡房之间大多相距10公里以上。”李梦桃说,“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牧民需要,我们随叫随到。”
年冬天,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个牧民急匆匆来找李梦桃,说自己的妻子难产,孩子一天一夜都没生下来,妻子目前已处于昏迷状态。得知情况后,李梦桃立刻背上药品和医疗器械,骑马奔波20多公里赶到了牧民家。通过检查,他发现是胎儿横位,马上为产妇实施了外倒转术,并守候在产妇身边一整夜,直到产妇安全分娩,李梦桃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记得有一次在抢救病人回来的路上,我胃病犯了,疼得趴在马背上不能动,只能松开缰绳让马独自寻路。识途的老马把我驮到一座毡房前,牧民布鲁根用家里仅剩的一点白面给我做了一碗面条,而她年仅6岁的儿子却吃着玉米面馕;晚上,她把家里唯一的一床棉被盖在我身上,孩子却盖着毡片。”如今,李梦桃回忆起往事,仍为哈萨克族牧民的纯朴善良深深感动,“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告诉自己,要永远留在北塔山为牧民看病。”
几十年来,李梦桃走遍了北塔山的山山岭岭、沟沟壑壑。过冰滩,他从马背上掉下来摔伤了尾骨;爬山梁,他从几十米高的山坡上滚下来跌断过脊椎;他不止一次在黑夜里出诊,连人带马跌入山涧;他不止一次在暴风雪中迷失了方向,是牧民把他救回毡房……在牧场工作的30多年间,他骑马累计走了26万公里山路,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多个婴儿,与牧民结下了深厚情谊。直到退休,李梦桃还常说:“如果牧场需要我,我还愿意回去为牧民服务。”
几十年来,李梦桃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全国民族团结模范等称号;年,他被评选为“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受父亲影响,李梦桃的小女儿李静也学了医,医院工作,像他的父辈那样,继续建设边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