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军事帅哥
有这样一位抗洪烈士,他弃商从军,加入我军“塔山英雄团”。为了守住堤坝,他带病参战,连续4次在堤坝上昏倒,他牺牲的时候年仅20岁。他就是解放军著名的抗洪英雄李向群。
李向群出生在海南省的琼山市,这里是红军时期的老根据地,他从小就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上学的时候,李向群所在的学校就成立学习雷锋小组,帮助孤寡老人做好事。当时,李向群所在的琼山市有一个孤寡老人,孤寡老人的家里生活非常贫困。还在上小学的李向群以实际行动帮助孤寡老人,他还拿出了自己平时省下的钱给孤寡老人送去。这让孤寡老人非常的感动。除了帮助孤寡老人做好事,李向群还帮助孤儿上学,他的“雷锋精神”一时间在学校里传为美谈。
李向群的家里在当地比较富裕。因为经商,李向群家里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本来,李向群有机会跟着家里去做生意。但已经成年的李向群决心弃商从军。
李向群从小就很崇拜解放军,在上学的时候,他就在作文里面写到“我从小就看打仗的书籍和电影,我佩服解放军叔叔勇敢顽强的作风,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去保卫祖国······当国家和人民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我甘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如今,儿时的梦想成为现实!胸怀家国情怀的李向群决心想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血奉献给军营,奉献给伟大的国防事业。他知道,有国才有家,只有暂时舍弃自己的小家,扛枪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才能换取天下大家的幸福。当他将自己参军的想法告诉给自己的父母时,他的父母非常同意李向群的要求。并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第一次征兵,李向群没有选上。他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第二次征兵在年12月,李向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军人梦。他来到了广州军区的“塔山英雄团”,这支来自41军的英雄部队是我军的王牌部队,曾在塔山阻击战中重创敌军屡立战功!如今,包括李向群在内的“塔山英雄团”新一代官兵,将沿着先烈创造的战斗精神,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参军之后,李向群感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他知道,军人要保卫祖国,就得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他不断地刻苦训练,在1.5公里越野、障碍跑、射击和投弹等基本军事技能中表现出色。年的一次考核,他的成绩在全营新战士中排名第一。下半年的考核,他被评为优秀士兵。在部队,他还利用闲余时间努力学习法律、电脑和高科技战争知识,让自己成为文武双全的新一代军人。
就在李向群在火热的军营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年的长江特大洪水冲击着全国人民的内心!灾情就是命令!军委一声令下,30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年6月22日,休假8天的李向群返回部队。6月24日,桂林市区水位暴涨,李向群主动请战参加抗洪,指导员希望他休息。但他说“洪水就是命令!”到了桂林后,李向群和战友们忙了两天两夜,最后完成任务。
年8月,湖北的灾情日益严重,李向群跟随部队到沙市参加救灾。在救灾行动中,李向群一共跑了50多趟,他的双肩被蹭破了皮,血流了出来,但他仍然咬着牙在坚持。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多坚持一分钟,灾区人民就多一分获救的希望。
8月7日晚上,“塔山英雄团”抵达沙市弥市镇的一个村子。他向指导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希望组织能在抗洪战斗中考验自己。他要求组织将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随后,他又主动报名参加抗洪突击队。
8月13日上午10点25分,长江洪峰第5次接近沙市。李向群和战友们来不及吃饭都投入到紧张的抗洪抢险当中。在13日的抗洪战斗中,李向群不顾生命危险下水排险。在行动中,他的右脚被划了个口子,鲜血流了出来,但他全然不顾伤痛,手脚并用,最后找到了闸门渗水口的准确位置。8月16日,昌江洪峰第6次接近沙市。他和战友们来不及吃饭,紧急投入到沙市的抗洪抢险战斗中,17日凌晨4点,洪水将堤坝冲出了一个宽10米的缺口。他和战士们一起组成人墙扑入洪水中,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洪魔。
和洪水战斗了一晚上的李向群感觉头昏,身体不舒服。他来到医务室看病,卫生员给他开了两盒药,还让他签字回去休息。但李向群心里清楚,一旦签了字就不能去抗洪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决心带病参加抗洪抢险,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
8月19日,李向群没有退烧,他带着病冲上了一段大堤。其实,他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请假回家养病,但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大堤上,当他看到洪水从缺口处喷涌而出,他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他扛起沙包就往里面跑。一袋、两袋、三袋······他忘记了自己扛了多少袋沙包,但他用全身的力气在战斗。别的战士扛一代,他就扛起两袋沙包战斗。排长和指导员劝他回去休息,但他说“这点小病不算什么!”他坚持战斗,直至昏倒在大堤上。
在卫生队,李向群醒了过来。此时的他应该卧床养病,但他得知哪个地方的堤坝又有险情的消息后,他又不顾所有人的劝阻,投身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他先后三次离开卫生队,又连续三次因为昏倒被送回卫生队。他要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口气留在捍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行动中,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人民的子弟兵!
年8月21日,南平堤坝有一段塌陷了。堤坝随时有塌陷的危险。命令下达后,战士们纷纷抵达堤坝缺口展开战斗。一班长发现李向群也在大堤上,指导员希望他能回去,但他说“医院躺着不踏实。”指导员给他下命令,让一班长背他回去。但过了一会儿,战友们又发现李向群出现在大堤上。
李向群用带病的身躯参加抗洪抢险,他感到自己的头有些昏,但他仍然咬紧牙关,用全身的力气扛起沙袋。战友们看他的嘴唇发紫,但他却对战友说“我没事”。当天上午10点多,由于体力不支,李向群昏倒在堤坝上。战友们围过来看,李向群的鼻孔里流出了鲜血。他的身体早已达到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15分钟过去,李向群苏醒过来,他喝了几口水,又不顾大家的劝阻,扛起了沙包继续战斗。这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次冲锋!他在人生中最后的冲锋中先后扛起了20多个沙包。最后,体力早已透支的又一次晕倒在大堤上。他的嘴里吐出了鲜血。
病情极其严重的李医院抢救。在住院当晚,李向群睁开眼,他还问抗洪抢险的情况。他的教导员含着热泪说“没事,安心养病吧。”当天夜里,李向群被送往武汉抢救,终因抢救无效,李向群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李向群将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抗洪抢险的一线!他是真正的勇士,他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李向群牺牲后,他的父亲和母亲回到儿子的老部队,他接替自己儿子的位置继续参加抗洪,完成自己儿子未竟的事业!李向群的父亲穿上了儿子穿过的迷彩服和救生衣,和儿子的战友一起迎战长江第7次洪峰。当连长高喊李向群名字的时候,全连官兵集体回答“到”!
李向群的父亲像儿子那样,一口气扛起了40多个沙包。他的母亲在驻地给战士们洗衣做饭,军民鱼水情在这一刻达到了升华!
李向群走了,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他短暂而火热的青春告诉每一位青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你为社会做出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雷锋走了,他的生命很短暂,但中国人永远记住了雷锋。李向群的生命同样短暂,但中国永远记住了李向群!李向群——年伟大的抗洪英雄,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他的英雄事迹惊动地泣鬼神,他的英雄事迹早已化作共和国英雄史册里那颗最最闪烁的繁星,永远照亮我们民族前进的道路!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每个人学习,践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