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22日(记者杨健通讯员林日江尹斐摄影报道)昨日上午,施工历时近2年的远陵夼隧道,终于正式通车,比原计划明年6月的通车时间整整提前了半年之多。通车首日,已有部分市民驱车经行。而伴随着远陵夼隧道的通车,预计明年6月底全线通车的塔山南路,再度打通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为红旗路、港城东西大街有效分流,隧道东口天籁花园小区、西口直至魁玉路周边居民,东西出行也将显著节约时间成本。

省内最宽名不虚传,非高峰期通过隧道仅需1分钟

昨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刚通车的远陵夼隧道,尽管雪后的隧道口前格外寒冷,但现场却是一片火热的忙碌:一辆叉车正在将路口最后的几块围挡石撤去;工人们将隧道口的少量积雪迅速清除,确保车辆顺畅通行;洒水车也同步出动,对路面进行喷水降尘。而在远陵夼隧道东口与山海南路的交界处,渠化路口醒目的红、黄、蓝三色人行道标志线清晰可见,伴随着红绿灯的交替,“行人安全通行”和“行人禁止通行”的提示语,也使得整个路口井然有序。从路口远眺隧道口,两处优美的拱形洞门,比市内其他市政隧道更加宽敞宏伟,黄色的入口、蓝白两色的隧道壁,也格外大气。

由于昨日市交警部门已经发布通车公告,已有部分车辆在围挡刚撤去后,就进入隧道“尝鲜”,10分钟内,共计26辆车先后从两个隧道口进出。与寻常隧道不同的是,隧道两侧分别设置了3米宽的人行道,并全部安装了锃亮的护栏。“市政路桥公司承建的塔山南路第二标段位于塔山南路与山海路交叉口处,向西接胜利南路,道路全长1.公里,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隧道、桥梁、道路、排水、道路照明、机电安装等。”烟建市政路桥公司项目经理于卫强介绍说,“工程于年1月10日开工,今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竣工验收。隧道为暗挖山岭隧道,进、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左线长米,右线长米,主线限界宽14.75米,内轮廓净高10米,设双向六车道,同时在两侧各设慢行系统,车辆、行人均可通行。隧道宽度达到14.75米,是目前省内最宽的隧道。长达17米的开挖宽度、高达10米的开挖高度,使得远陵夼隧道形成超大断面,作业跨度比我市以往任何市政隧道都要宽。”

经过“省内最宽隧道”需要多久?上午9时,记者驱车从隧道东口的右线以60公里时速驶入,由于通行首日车流不多,隧道内照明、路况极佳,出口处的转弯也并不急,正好1分钟,记者就驶出了隧道西口,由于全长米的隧道左线比右线短了85米,返程时记者通行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为53秒。这也意味着,以往苦于在港城东西大街、红旗路上“缓行”的市民,改走远陵夼隧道将大大节约时间。

23个摄像头实现隧道内全监控,螺丝钉都能看到

身为“省内最宽隧道”,远陵夼隧道除去横断面创下纪录之外,还有哪些特别之处?记者在位于隧道东口的监控室看到,9块硕大的LED显示屏,正显示着隧道内23个摄像头的即时画面,从隧道出入口到隧道内部无一不包。“23个摄像探头全部为高清探头,可以实时监控隧道内及出入口全部车辆行人,清晰度连隧道路面的一颗螺丝钉都能看得到。而远期这座监控室,还能承担其他三个隧道标段的全部监控任务,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隧道施工监理方、山东新世纪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王全松告诉记者。

图像采集的高清,只是监控系统的终端之一,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隧道在装修阶段,就做到了“未雨绸缪”:为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远陵夼隧道左右两线各设8台风机,根据隧道内空气指数调整功率,确保隧道内的通风顺畅。而与胜利南路南延隧道相似,隧道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与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交通诱导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应急电话广播系统全部待命,随时根据隧道内的车况、路况和紧急情况采取应对指令,整套系统仅需要2-3名工作人员便可操作。“譬如隧道内发生车祸、甚至汽车起火爆燃的情况,隧道壁上的火焰检测器将立刻感知到温度的变化,启动报警;而平时发生车辆在隧道内停下、行人走上行车道等一般危险情况,也随时可以通过智能判定触发报警信号,监控室内的人员发现后,通过每米一处的广播喇叭进行喊话提醒。”王全松说。

此外,隧道的排水系统是在洞体内两侧设置排水沟,即便是强降雨时渗入隧道上方山体的降水,也能通过隧道壁上方的排水系统,从隧道两侧流入排水沟,减轻了对隧道顶部的压力。以往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排水不畅、墙壁渗水的通病得以解决,渗水统一流入蓄水池,减轻了排水系统维修的压力。同时,隧道内不再安装雨水窨井,路面一体性更佳,减少了窨井破损带来的行车安全隐患,同步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感。隧道内使用的照明灯具全部为LED光源,可根据天气条件、时间段及隧道内的能见度自动调节,寿命比普通光源更长的同时,也实现了节电环保。

顶着春雪开工冒着冬雪通车,提前半年打通“蛤蟆石”

作为年内塔山南路打通的又一崭新节点,洞穿蛤蟆石山的远陵夼隧道2年间的施工,可谓昼夜不息、晨昏相继。“隧道施工是‘流水作业’,爆破、开挖、立架、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标准有序执行。而隧道施工最大的敌人,就是地形和天气,蛤蟆石山山体陡峭,大型作业机械进场不便,由于山体特殊的结构,隧道左、右线的长度和掘进方案,也必须根据山势规划。”于卫强介绍说。为确保项目进度,项目管理团队坚持新奥法“动态施工、动态调整”施工理念,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不少在烟参建的外地工人,年春节放弃和亲人团聚,继续在工地上值守,这也使得隧道竣工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之多。

“蛤蟆石山属于塔山山系,整座山体以四五级围岩居多,连很多在外省干过多个大工程的施工队伍,都感到这座山是施工生涯里最难啃的‘软骨头’。”于卫强说,“隧道施工一向是‘怕软不怕硬’,越是松脆的山体,越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而蛤蟆石山土质疏松、强度很差,几乎每挖个一两米,就要根据开挖遭遇的新情况调整施工方案,最慢的时候,一天只能掘进1米出头。此外,隧道的超大断面,也给支护、衬砌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动工到贯通,项目部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没有发生1起较大的塌方。”

“去年1月我们刚进场时,蛤蟆石山可不像现在那样驯服,而老天爷也不作美。”王全松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开工第一天是年农历小年,当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而作为隧道施工的最基础环节,管棚搭建必须在当天完成,由于当时尚未支起板房、更没有生活区,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整个项目部的全部参建人员,全部在露天地里,顶着严寒连续作业,待到管棚搭建完毕,天已经黑透了。可当时没人喊冷喊累,哪怕衣服都被雪水浸透了,满身都是冻得僵硬的泥浆,也不吭一声。”

远陵夼隧道开通前一天,烟台下了今年冬天较大的一场雪,蛤蟆石山的皑皑白雪下,隧道名字和进出口愈发亮眼,在春雪中开始施工会战,在冬雪中交出隧道通车的圆满答卷,多个日夜,一头一尾的两场雪,对于整个项目部却是截然相反的心情。“去年下雪时,心里满是紧张和焦虑,担心大雪会影响进度、拖慢工期;而昨天的那场雪,心情却格外舒畅、愉悦,真是个好兆头!”王全松笑着说。

除跨蓝烟铁路立交桥,塔山南路山海路以西路段全部通车

记者了解到,远陵夼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新型湿喷混凝土技术,这在烟台市政工程施工中是第一次采用,很值得推广。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干喷技术,湿喷技术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对隧道初期围岩封闭支护来得更快。“以前开挖完隧洞拱面后,顶上就是裸露的土体围岩,工人就拿着管站在底下进行干喷。劳保环境比较差,周围全部是水泥粉末,基本看不到人,操作工人也是满鼻子满脸灰。这样不仅不安全,速度也慢。”王全松说。干喷七八个小时喷完一个循环,湿喷三个小时就能喷完一个循环,效率能提高一倍以上。混凝土湿喷技术借助湿喷机来完成,湿喷机操作臂有六七米长,操作工可以站在几米之外进行遥控操作,安全性更有保障,现场也没有这么大的粉尘,混凝土喷洒得也更均匀。

同时,工程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6大项15个子项,如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项目多项施工技术和工艺达到省内领先水平,荣获了省级工法、省级QC成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奖项,正在进行申报国家级奖项的准备工作。工程先后获得“烟台市市政工程标准化示范工地”、“山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奖项,于年12月顺利通过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组织的“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期检查评审。

作为贯穿烟台市区东西的交通“主动脉”,塔山南路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烟台城建史上投资额度最大、单体规模最大、施工最为复杂的市政工程,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市区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远陵夼隧道顺利通车,标志着除跨蓝烟铁路立交桥外,塔山南路山海路以西路段已全部通车。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合理安排工期,加快推进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实现塔山南路全线贯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