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5

封面新闻记者丁伟李昕锋摄像报道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场景,将在距离浙江绍兴多公里外的四川马边出现。

12月5日,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小学校园里,37岁的支教老师沈杰像往常一样忙碌。在校园里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事情进展顺利,他已经看过了设计图和效果图,“很漂亮,再过几个月应该就能动工了。”

沈杰来自鲁迅的故乡绍兴市越城区。年9月,他和同为教师的妻子王怡,带着9岁的女儿来到马边。今年9月,在一年的支教期满后,夫妻俩又主动留了下来。唯一不同的是,女儿送回了绍兴,接来了6岁的儿子。

沈杰王怡夫妇和女儿

英语教师夫妻档带着儿女来支教

在马边县城打听民建小学很容易,本地人会说“就是修得最好的那几栋房子”。这座占地面积达亩的校园,包括3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还有标准的米塑胶跑道田径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老师上课带上U盘就行。

学校的硬件条件,让沈杰刚来的时候十分惊讶。“我原来的学校,面积连这里的零头都不到。”沈杰来自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是一名英语老师,是浙江省优秀辅导员、绍兴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妻子王怡也是英语老师,来自越城区秀水小学,曾荣获浙江省优秀课例一等奖,是绍兴市“教学能手”。

年3月,根据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总体部署,越城区与马边彝族自治县签署扶贫协作协议(-)。同年9月,越城区选派了3位教师到马边支教。年9月,教育协作扶贫力度更大,越城区又派来8名教师。

沈杰、王怡就在这8人中。“我是党员,也还年轻,参与脱贫攻击这么宏伟的战役,是一生都很难得的机会。”沈杰回想起当时的初衷,“老婆也很支持我,愿意和我一起来。”两人将想法告诉了双方父母,大家也很支持,“特别是我老丈人,年轻时在内蒙古支边10年,还在那里认识了我丈母娘。”

唯一的难题是当时9岁的女儿、6岁的儿子。“父母都劝我们别担心,说他们身体好,我们带女儿走,儿子留给他们带。”沈杰说,这是考虑到女儿大了,适应能力更强一些。于是不久后,民建小学多了一对英语教师夫妻档,也多了一名来自绍兴的4年级插班生。

沈杰在上课

被一双鞋垫打动支教期满又留下

和一流的硬件相比,学生的水平将沈杰拉回了马边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现实。“就英语成绩来说,一个班大部分孩子及不了格。而且基本上是‘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很差。”沈杰和王怡没有退缩,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采用“自然拼读法”提升学生英语单词的拼读能力。

如今走在校园里,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认识沈杰,并且很多人主动和他打招呼:“Hi,Jack!”Jack是沈杰的英文名,在他一年多的努力下,很多孩子已经能勇敢地说英语。他教的班级,英语平均分也上升到了79分,从只有少部分人及格,变成只有个别人不及格。

除了教孩子,沈杰和王怡也是当地教师的导师,两人的“鲁迅英语学科沈杰、王怡工作室”定期开设月示范课、周教研沙龙、导师推门课,还经常送教下乡,将来自东部沿海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传递到了小凉山腹地的乡镇小学。

王怡在家访

原计划,沈杰夫妇支教的期限是一年。“能延续一年,再教孩子们一年吗?”今年6月28日散学典礼后,一名学生的妈妈找到沈杰,送给他一双自己纳的鞋垫。原本就有些犹豫的沈杰更犹豫了,他觉得孩子们正需要他。和妻子、父母商量,并经上级部门同意后,夫妻俩决定延长支教一年。

“好多计划还没有完成。如果再给我一年,效果会更好一些。”于是今年9月开学后,沈杰、王怡的身影又出现在校园里。唯一不同的是,俩人身边的小跟班,换成了6岁的儿子。这名一年级的插班生,不久前还系上了红领巾。

王怡在课堂上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将落户小凉山

还有一点不同,沈杰挂职任了副校长,协助抓德育工作。除了做好日常教学,教给孩子们知识,做好定期教学培训,提升乡镇教师们的能力,他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帮助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制度,“这样即便是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离开了,教育教学工作也能继续良好地进行下去。”

作为来自鲁迅故里的教育帮扶,和沈杰等人一起来的还有许多鲁迅印记。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民建小学设立了马边分校,不仅沈杰、王怡的工作室叫“鲁迅”,学校里还开设了“鲁迅班”。“能不能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搬到校园里来?”沈杰的这个建议也得到了认可。

沈杰看望受伤学生

按照设想,校园里将新建缩小版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里要包含菜畦、石井栏、皂荚树等五大元素,三味书屋要像文章里写的一样,上面有块扁,下面挂着一幅有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沈杰说,如今设计图和效果图都已完成,再过几个月应该就能开建。

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目的,不仅让它们成为孩子们的实践基地和成长乐园,同时让更多的马边学生了解绍兴、了解鲁迅、了解江南水乡,还能激发孩子们对文学、文化的兴趣。而在沈杰看来,这也是越城、马边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深情厚谊的见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