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1.8吨石膏“跃然墙上”
地点:塔山南侧、山海路西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时间:下午3点
水母网6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健摄影报道)5月31日,是市级城建重点项目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1号楼3层抹灰工序的“收官日”。3层施工段上,来自河南商丘的90后小伙赵亚伟,正搬来满满一桶调制好的石膏浆,一丝不苟地开展抹灰工序。“19日开始,我们三人班组正式开始3层的抹灰工作,按照节点要求,今天3层抹灰工作必须全部干完,早上5点半开展安全教育后,我们立刻上工,争取在太阳落山前的黄金施工时间‘快马加鞭’,如期完成抹灰工作。”
赵亚伟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不窝工”,三人各司其职,分别进行下料、运送和抹灰工序,平均一天3人要完成多平方米抹灰施工,相当于20公斤一包的石膏用掉整整90袋。“抹灰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要有足够体力确保1.2米高的抹灰层一气呵成,还要预先铲平工作面,确保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果遇到起泡等情况,还必须铲掉重新填实,部分作业面还要进行基底挂网处理。”边和记者攀谈,赵亚伟边铲起满满的一铲石膏,在墙体上均匀摊平,随后又用刮杠仔细找平,不一会儿,一整片墙体就在刮板飞舞下变得格外平滑。
从年首次来烟务工,如今,足迹遍布烟台市中心区的赵亚伟,过去几年始终奋战在城建重点项目一线,去年春节和工友们一起赶工期的他,甚至没能回家探亲。下午一天中日照最为强烈、温度最高的时刻,已经在作业面上奋战了8个多小时的他,豆粒大的汗水正沿着安全帽流下,打湿了早已被浮灰染黑的口罩。额头上、手臂上、工装上满是已经干结的石膏颗粒,但他无暇抹一把脸上的“星星点点”,眼中只有面前的水泥墙。
作为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1号楼作业进度最快的楼层,3层现已完成强弱电、通风、消防、给排水等工作,正全面开展室内精装修。未来,医院,为需要介助、介护的老人享受良好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提供设施条件。而作为1号楼的辅助用房,2号楼正进行瓷砖铺贴等工序,多平方米的作业面,要铺贴约1块80×80厘米的地砖,排砖、放线、清理基层、找平等工序同步铺开,为后续铺贴创造先期条件。
截至5月底,由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承建的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期项目,百余名工人争分夺秒,确保项目进度,其中1、2号楼已经完成全部砌体施工,通风、消防、给排水主管全部安装完成;三层样板间完成精装修;2号楼墙面、地下室墙面抹灰完成。年5月,我市医院将拔地而起。
手指飞舞,在滚烫的钢筋上
地点:山海快速路施工现场时间:上午10点
水母网6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通讯员徐晓善赵达理摄影报道)山海快速路48号盖梁,密密麻麻的钢筋丛林中,项目施工方——中建八局十几位施工工人忙碌着。
“哎呀,好烫。”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山海快速路施工现场,沿着搭建台阶爬上盖梁时,不小心碰到钢筋,刺痛的感觉立即袭来。
然而在这滚烫的钢筋上,10位绑扎工人已经工作了4个小时。由于是高空作业,他们穿着防护服,系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汗水不时滴在钢筋上。
绑扎钢筋是个绝对的技术活,也是个磨人的体力活。游盛六是绑扎钢筋的熟练工,他的手上有着厚厚的老茧,“这是匝丝,用来捆扎钢筋,你看钢筋所有经纬交叉处,都是用它捆绑的。”说话间,游盛六一组匝丝绕到钢筋上,手指飞舞,还没等记者看清楚,他已经绑扎好了一个标准的结。
休息片刻,游盛六走到角落拿起了自己的大水壶,“咕咚咕咚……”大口喝了起来。黝黑的脸庞上,汗水肆意流淌。“每天上午一大壶,下午一大壶,都变成汗流走了。”游盛六笑着说。
一座盖梁从开始绑扎钢筋,一个班组10个左右的工人开足马力也需要5-6天时间。
上午10点半左右,山海快速路二工区工区经理刘艳华,手机里的记步数已经过万。“早上6点上班,中午11点下班,下午1点半左右再上班。”刘艳华告诉记者,仅就二工区来讲,就有两公里长,他每天在工区内穿行数遍,在能骑车的路段骑电动车,不能骑车的路段靠步行,“4月份就晒成了酱油色。”他笑着说。
高温天气里,中建八局项目部会提供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解暑用品,感觉累了的工人,也可以到板房里休息,里面安装了空调。
在山海快速路上,数百名施工人员在高温下坚守。在他们的坚守下,山海快速路快速推进,截至5月31日中午,根桩基,累计完成根,占总数的59.8%;座承台,累计完成座,占总数的50.5%;根墩柱,累计完成根,占总数的48.9%;片预制小箱梁,累计完成片,占总数的22.2%……
山海快速路为烟台市规划快速路网“一轴一横三纵”中的“东纵”,规划北起现状塔山隧道南侧,与规划塔山北路工程衔接,南至规划绕城高速,全长约18.2千米。记者从中建八局山海快速路项目部了解到,近期实施范围北起塔山隧道南,南至同和路,长约8.6千米,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北起塔山隧道南,南至绿斯达路,全长约5.65千米。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快速路主路及辅路、高架匝道出入口五对以及相关附属工程。“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提速度,确保在年底通车。”工作人员说。
精雕细琢,在炙烤的房顶上
地点:所城里古建筑院落修缮现场时间:下午1点半
水母网6月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张孙小娱通讯员鞠毳毳摄影报道)5月30日下午1点半,阳光最毒辣的时候,在所城里大街57号院里,滚烫的气流扑面而来,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古建筑修缮工人金进武和他的几名工友,正头戴安全帽,蹲在屋顶上聚精会神地铺灰背。
修缮古建筑是个细致活,从铺灰背上可见一斑。金进武半蹲在屋顶上,一手提浆桶,一手拿抹子,将麻刀绒均匀地铺进灰背,既要确定没有缺漏,又要没有麻包。
古建筑屋顶的灰背是一种隔温材质,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铺灰背犹如给古建筑头顶撑上了防晒伞。然而此时的金进武头顶却没有一丝阴凉,他和工友们暴露在炙热的阳光下,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滚落,看他们专注的神情,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在3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
为了顺利推进工程,金进武所在的北京大龙建设工程队每天作业近10个小时。瓦工、木工、油工、石工,每一位修缮工人,都在克服着高温天气的挑战,用心雕琢所城里街区支巷里“沉睡”的历史文化建筑和院落。一天下来,衣服都是湿的。“干这行就是这样。铺好灰背、泥背,也到了最热的时候了,到时候铺瓦,暴晒中的瓦片都是烫手的。”金进武抖了抖湿透的衬衫,仰头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所城里修缮工程三标段项目技术负责人乔文福告诉记者,为了避开高温时段,修缮队从早上6点半就开始干活,但开始两个小时,气温就开始直线上升。为了给工人们防暑降温,项目部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矿泉水等,全力保证工程质量和工人权益。
金进武从事古建筑修缮已有15个年头,来到所城里修缮项目也已近2年时间。在他身上,能看到朴素而坚定的匠人精神。“看到这些古建筑被修复,心里很高兴。”他说,有机会让蒙尘已久、几近没落的古建筑,再披“古装”、重焕生机,作为古建筑修复工,很荣幸参与其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