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马黎

一个文物考古大展开幕后,很多人抢着做一件事:暴露年龄。

“今天下午,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开幕,图三是展柜里的教科书。图四五是我的初中教科书。”11月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发圈抢沙发,提前准备好四本书po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一个展柜里,放着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书页泛黄,翻开的这一页,有一句话:“年,又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了一处约七千年以前的氏族遗址,我们称它为河姆渡遗址。”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载入中学教科书。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国史前文化多元一体的真相,改写了历史。我本人就是在中学课本里知道河姆渡的。”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在开幕式上也忍不住“暴露”。

“年我就去了河姆渡,那条公路坑坑洼洼,车颠簸了大半天才到。”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开始回忆杀。

岁的河姆渡人看到这里,有点傲娇。

11月7日,“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个世界级考古发现,今年50岁了。

对很多人来说,河姆渡最大的标签:教科书里来的。这一次,“终于看到教科书里的实物了。”但,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对河姆渡的印象,久远了,模糊了。

他老了吗?

河姆渡大家族可不同意,兄弟姐妹们开讲了。

1.大家族50年后首次同框

“大哥”河姆渡遗址说,看这个展览前,需要先搞清我的家族成员网络——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河姆渡文化,都是啥关系。

好了,教科书先翻开来——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破土而出,发现了大片干栏式建筑遗迹与丰富的石、骨、木、陶器和动植物遗存,最早年代约距今年,尤其是保存良好的反映稻作农业发展进程的各类稻作遗存,奠定了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学中的特殊地位。

年发掘现场

河姆渡遗址不是只发掘了一次,它经过了年夏的试掘和年冬、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发现叠压着4个文化层,发掘出土了多件文物。

插播小知识:四个文化层啥意思?一般而言,我们把河姆渡遗址一到四层为代表的遗存统称河姆渡文化,年代可以分为早期(一期:距今-年、二期:距今—年)和晚期(三期:-年、四期—年)。

“震惊中外”四个字,在那个历史年代是实打实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河姆渡文化的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领域,第一次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这是河姆渡发现50年来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用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的话说,八个字:改写历史,颠覆认知。

“大哥”是50年前生的,但他并不孤独。

50年来,已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有数十处,经过发掘的遗址有15处左右,如慈湖遗址、名山后遗址、塔山遗址、鲻山遗址、傅家山遗址、田螺山遗址、下王渡遗址等。他们都是河姆渡文化大家族中的成员。最有名的,当然是田螺山遗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最完整的聚落遗址。

田螺山遗址

这次大展,河姆渡大家族第一次约齐了。一家人整整齐齐,我们才能看到河姆渡文化较完整的面貌——它是中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一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距今约年-年,以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稻作农业遗存、夹炭黑陶器、象牙雕刻器、众多骨器、石器和木器,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主要文化内涵。

等等,还有一位大家长呢,他怎么能缺席?

他也来了——井头山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以来,在浙江沿海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年,在河姆渡遗址13公里的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发现了一处地下5-10米深的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的被先民食用后废弃的各种海生贝类:蚶、螺、牡蛎、蛤、蚝等,经过碳十四测年,确定距今多年,早于河姆渡遗址多年,被命名为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

放在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来观察,井头山遗址是埋藏最深、年代最早、保存遗物最丰富的贝丘遗址,为河姆渡文化的海洋性起源提供了实证。

也就是说,河姆渡人的“祖辈”找到了。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成果,初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的本地来源,延伸了浙江乃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历史轴线和发展脉络,为证实中国海洋大国找到了重要的海洋文化源头,更为中华文明组成的完整性(平原农业草原牧业、海洋渔业文明)提供了依据。

年,井头山已经完成了第一期发掘,如今,第二期发掘正在进行中。

“空前、集大成、全方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脱口而出三个前缀,概括了这次展览的“第一次”。

他参与河姆渡文化考古已经20多年,“一生的黄金时间都在河姆渡。”

“从考古这样一种职业经历来说,我从小时候接触河姆渡文化,在我中年的时候负责主持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的发掘,又在我的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有幸碰到了河姆渡文化源头的井头山遗址。所以从我个人的学术历程,或者是整个职业生涯来说,我觉得非常幸运。”

可以说,如此完整展现河姆渡文化面貌的展览,是第一次。

过去,我们看到的跟河姆渡文化相关的展览,大部分都是某一门类的展示,并不全。比如我们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看到的,只是馆藏文物,而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河姆渡镇馆之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大量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的精品文物,以及其他兄弟博物馆的馆藏,从来没有集结在一个展览里,这次,它们在北京同框了。

这次展览展出了件(组)文物,什么概念?

说一个数字,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目前总数达到了多件(看清楚有4个零哦),光是一个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0多件,河姆渡遗址也有多件。至于井头山,满坑满谷的贝壳标本已经无法用数字来计算。

所以,这件是从2万件文物中选出来的精品,河姆渡文化遗址占到60%左右,井头山遗址占30%左右

2.爱艺术,要搞怪

这次展出的河姆渡文化的文物,大部分来自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精品文物,浙江省博物馆也特别借调了十多件70年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

要说“此生必看”,孙国平说,在考古人眼里,首先看学术价值,第二个看工艺价值或者说艺术价值,第三看科学价值,第四个是社会价值。

从这几个方面来评判的话,这几件都是河姆渡文化最重要的文物: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河姆渡人的LOGO“双鸟朝阳”——双鸟纹象牙蝶形器,也是我国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双鸟朝阳”

猪猪也从浙博出差到北京了——猪纹陶钵,两侧阴刻的猪猪图案,尤其腹部还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的混搭装饰,可以说是河姆渡另一个著名LOGO。

猪猪也来了

还有过去不太被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