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2日,我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这场发生在白山黑水间空前规模的大战,拉开了国共战略大决战的序幕,直接逆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辽沈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塔在为期52天的辽沈战役期间,10月23日至25日间的黑山阻击战,往往被大家低估。实际上,这场战役全面反映了国共双方在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全方位博弈。
从中可见,即便不谈人心向背这个左右战争前景的宏观因素,解放军也在各方面、各层级上碾压性胜出,国民党军不可能不败。
一、战略,高下立判
年9月初,在东北的国民党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加上地方保安部队,共计55万人马。其中包括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新1军和新6军,装备颇为精良,力量看似不俗。
不过,从年3月冬季攻势后,上述国民党军就被东北野战军分割成长春、沈阳、锦州三块,全仗空运、空投来维系彼此之间的人员和物资交流。如此被动局面持续了半年之久,国民党军统帅部既无力改变,又害怕失去东北会在政治、军事、民心士气等方面引起雪崩效应,故对是守是撤一直举棋不定。
期间,国民党军统帅部任由宝贵的空中运输资源,投入到空投接济长春的无底洞中,并坐视长春守军渐成饿殍。
辽沈战役纪念馆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反观我方,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解放区已涵盖了东北97%的面积和86%的人口,土改基本完成,工业亦完成了整合及动员。东野迅速扩充为12个步兵纵队、36个野战师、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及1个坦克团,兵力达70余万,另有多达33万人的地方二线补充兵团。在进行了长达5个月之久的大练兵之后,东野的技战术素养空前提高。
也就是说,在国共战略大决战前,东北是我军唯一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战略区。但是,要将优势有效转化为胜势,仍然需要战略谋划和战役指挥上“棋高一着”才行。
辽沈战役前,关于东北我军下一步战略方向,毛主席和林彪曾有过意见分歧。毛主席认为,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拿下联结关内、关外的陆路咽喉要地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将东北国民党军悉数消灭在黑土地上,不使其入关加重其他战略区的负担方为上策。
时任国民党军秘密军事顾问的冈村宁次评论道:“此非雄才大略者不能为也。”
林彪则对三战四平失利、攻打长春大房身机场的艰难记忆过于深刻,再加上对漫长补给线的担忧,所以对侧敌南下颇多顾虑。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围点打援,自北向南逐次解决国民党军在东北仅存的三大据点。这个战略设想求稳,但会延缓东北解放进程,并有可能放跑一部分敌军。
经过反复沟通,林彪最终与毛主席达成一致,开始执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
二、部署,有胜无败
有了正确的战略决心,还要靠正确的战役部署方能取得胜利。
林彪决心以2、3、7、8、9纵及6纵17师,共计16个师的兵力,加强炮纵主力,用于锦州攻坚;以4、11纵及2个独立师,共8个师的兵力用于锦西阻援;
以12个独立师、加强炮纵一部,继续围困长春;将12纵配置在昌图,防长春守敌出逃;5纵、6纵(欠17师)、10纵、1纵3师、独2师、骑1师,共计11个师的兵力,负责牵制沈阳之敌,千方百计迟滞其西援;
以1纵2个师为总预备队。
这个部署彻底贯彻了“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原则,奠定了辽沈战役取得全胜的基础。
图为卫立煌大兵团行动,不可能长期保密。到10月2日,国民党军统帅部终于判定东野主力意欲攻取锦州。蒋介石与傅作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达成了从华北调兵增援葫芦岛的协议,组成11个师之众的东进兵团,集结在锦西葫芦岛。尔后,他又严令沈阳廖耀湘率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旅挥师西进,企图以东西对攻解锦州之围。
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打得好,即可在锦州坚城下击破东野主力,打通沈阳与锦州间联系,扭转东北战局。
即便打成对峙,亦可借机将第9兵团这个东北国民党军仅存的“精华”撤出来。
不过,时任“东北剿总”司令的卫立煌坚持认为,东野意在围点打援,第9兵团直出辽西必将全军覆没。若果真如此,沈阳仅靠战斗力孱弱的第8兵团及一堆军事机关和后勤单位,万万守不住。届时,丢失东北的责任将会由他来承担。
因此卫立煌死扣住第9兵团不放,只同意空运49军增援锦州,哪怕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卫立煌仍坚持己见。而廖耀湘等一线将领,则认为只要东野主力尚未真正开始攻城,就随时有可能转头东向,因此也对直出辽西视若畏途。
正因为各有各的算盘,直到10月11日,葫芦岛的东进兵团已在塔山与东野4纵激战了2天,廖耀湘的第9兵团才磨磨蹭蹭地出了沈阳,不过,他们并没有直趋西南驰援锦州,而是开往沈阳西北方向的彰武,意图占领这个东野后勤中转站,动摇东野战役决心。
廖耀湘觉得,这是在未能判明东野真正意图的情况下,一个讨巧的“妙招”,既能应付蒋介石的再三催促,又能将第9兵团置于相对安全的境地。
图为廖耀湘廖耀湘的投机取巧,实际上对东野并无大碍。林彪最担心的,是锦州久攻不克,而援敌又东西对进,陷我主力于进退两难境地。如今,廖耀湘甘愿将东北国民党军最强大的一个机动兵团置于无用武之地,正是东野求之不得之事。因此林彪一面令5纵沿途迟滞廖耀湘兵团前进速度,一面赶在彰武易手前,在内蒙古开辟了第二条补给线。
经过几日激战后,廖耀湘兵团于10月15日占领赣武、新立屯等地。他本拟让71军于16日向黑山前进,但16日拂晓,锦州被东野攻克的消息传来,他只得急令71军按兵不动,等待上峰对该兵团下一步行动作出最终决策。
三、先机,处处制敌
辽西地区地形复杂,多山脉、河流和沼泽,仅靠一条南北宽20多公里的辽西走廊,联结着沈阳和锦州这两个战略重镇。黑山、大虎山位于北宁、彰武两条铁路及大虎山至郑家屯公路的交会处,南北对峙,卡在这条狭长走廊的咽喉部位。
廖耀湘若有战术素养和大局观,自当率部一出沈阳就马上抢占这个战略要点,由此获得西进锦州、南下营口、东返沈阳的战略主动权。即使东野主力掉头东向,亦可借此战略要点迟滞东野,掩护兵团主力撤逃。所以,廖耀湘的“讨巧”之举,实乃自取灭亡的一大昏招。
图为东野攻克锦州东野仅用31小时,就攻克了拥有坚固工事和重兵设防的锦州,令敌我双方统帅部均大感意外。鉴于锦西地形狭窄,大兵团难以展开,东野总部放弃了乘胜追歼葫芦岛东进兵团的原定计划,决心引诱廖耀湘兵团南下,在运动中歼灭。
为此,东野令10纵主力向沟帮子、黑山撤退,5纵主力撤向阜新,攻锦州的各纵队迅速向四周疏散,搬运物资。北宁线上的11纵和各独立师动员群众,准备粮草,摆出一副要入关作战的态势。
这一系列佯动举措,造成了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误判。蒋介石认为东野主力攻锦必然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因此力主东进兵团和廖耀湘兵团按原计划东西对进,收复锦州。
卫立煌则认为锦州失守,廖兵团再无西进的必要,应迅速撤回新民,否则有被东野包围消灭的危险。后经杜聿明反复做工作,卫立煌才同意让廖耀湘兵团南下黑山,但却令工兵在辽中几条河上架桥,盼着廖兵团进展不顺时撤回沈阳。
如此意见不一,往来扯皮,整整耽搁了5天时间。当然,这段时间里,廖耀湘兵团待在彰武、新立屯地区也没闲着。他们动用宝贵的汽车和汽油,将东野屯积在彰武的大批粮食运回沈阳,在黑市上高价出售。就在廖耀湘兵团各级军官忙着发战争财时,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朝他们头上撒来。
图为廖耀湘兵团军官在研究下一步行动方案年10月20日10时,林彪下达了歼击廖耀湘兵团的作战命令:10纵配属1纵3师进至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西进锦州和南退营口;5、6纵(欠17师)向彰武、新立屯一线前进,截断廖耀湘兵团退路;1、2、3、7、8、9纵、炮纵主力及师立即结束休整,连夜向辽西急进,围歼廖耀湘兵团。
10月21日拂晓,10纵经一夜急行军,赶到了黑山、大虎山地区。此时,廖耀湘兵团先头部队已进至黑山以北约20公里的芳山镇,留给10纵作阻击准备的时间不多了。
黑山、大虎山是辽西走廊上两个制高点,两山之间宽约25公里,中间是狭长的丘陵地带。10纵总计才2万余人马,而廖耀湘兵团是国民党“王牌”新1军、新6军以及新3军,第71军、49军,青年军师共5个军12个师整整11万精兵。
鉴于10纵炮兵火力与对手相距甚远,10纵司令员梁兴初决定将纵队呈一线配置,将战斗力最强的28师配置于黑山县城以北的防线正面。另2个师分列其左、右翼;纵队炮兵群位于腰台子一带;1纵3师位于10纵侧后方作为配备队;配合作战的内蒙骑兵第1师位于防御前沿的雷家窝棚、王家窝棚、胡家窝棚一线,负责向东警戒。
右一为10纵司令员梁兴初确定防御部署后,10纵各师立即进入指定地域构筑工事。由于黑山地方党组织提前动员当地群众,捐献出大量的木料、麻袋等物资,因此10纵仅耗时20余小时,就在前沿构筑了大量的火力点和掩体、堑壕,精心布置了梯次防御火力。各师均采用一、二线配置,师长手中握有足够的反冲击预备队。
和梁兴初让本部主力担负最重任务不同,廖耀湘于21日下达攻击黑山命令时,却将兵团第一主力,同时也是自己起家部队的新22师雪藏起来,让71军打头阵。由于71军行动迟缓,22日才抵达黑山前沿,又花了1天时间侦察地形,因此迟至23日才发起进攻。
四、坚守,寸土必争
此前,10纵在迟滞廖耀湘兵团时,均采用运动防御,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故而被敌军轻视。10月23日一早,两军再度交锋,10纵一反常态,钉在阵地上寸步不让,让敌军颇感意外。10纵28师82团、29师87团和内蒙骑兵第1师,均在前沿阵地上顽强地与进攻之敌反复拉锯。到23日太阳落山时,廖耀湘兵团只占领了尖山子、胡家窝棚等10纵前沿警戒阵地。
随后,廖耀湘变更部署,决心于次日出动71军87师、91师,新6军师,青年军师第3旅,从正面进攻10纵阵地,派新22师向10纵东侧翼的大虎山方向迂回,配合正面主力攻下黑山。
23日晚间,10纵28师侦察连抓获了敌71军87师的传令班长,截获了其送往各团的作战命令,掌握了敌军的进攻计划。梁兴初立即调整部署,重点加强部署在黑山正面28师的防御力量。与此同时,林彪在了解了黑山战况后,给10纵发来了电报:“盼你们加强决心,深入动员,务须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只要你们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
24日,国民党军集中了5个师兵力,由5个炮兵团实施火力支援,向黑山、大虎山阵地发起了全线猛攻,重点攻击黑山东北翼侧的高家屯方向。这里有一串海拔不高的丘陵,最前沿的是90、92、高地,由10纵28师84团2营防守。
这些高地皆是石头山,阵地上用装满泥土的麻袋、草包堆起来的工事,很快被国民党军的重炮摧毁殆尽。2营指战员在无工事可依托的困难局面下,与蜂拥而来的敌青年军师第3旅反复肉搏。所有的阵地上,到处都是拼弯的刺刀,砸碎的枪托,与敌同归于尽的烈士。6连多人,打得只剩下8名负伤战士,卫生员自告奋勇继续指挥战斗,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李永发排”与蜂拥而至的敌军同归于尽,有个高地上最后5名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向敌群......战至傍晚,该营损失殆尽,92、90、高地相继失守。
面对巨大的伤亡,梁兴初咬着牙说道:“只要主力没有赶到,10纵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营我当营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就算是10纵打得剩下一个人,也要打下去!”
随后,28师师长贺庆积集中全师12门山炮,掩护师预备队82团1营和84团2营5连实施反击,经过激战又重新收复失地,恢复了防御态势。位于28师两翼的29、30师,也顶住了优势之敌发起的连续集团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
为了防止廖耀湘派部队从大虎山以南向10纵侧后迂回,林彪于24日中午,令8纵22师进至大虎山以南组织防御,保障10纵的侧后安全。该师经过急行军,于当晚赶到指定地点,连夜构筑工事展开防御。
同一天晚上,梁兴初也重新调整了部署:以82团接替84团防守高家屯阵地,并强调一线屯兵要少,其余兵力放在高地反斜面的堑壕里,以防止高地上兵力过多而遭到敌人炮火杀伤;以29师集中力量防守黑山城北一线,牵制敌人向28师方向进攻;30师的防御地带向北延伸,以适当缩短28师的防御正面。
图为东野10纵指战员在阵地上阻击敌人24日傍晚,在得到空军关于东野主力正朝辽西疾进的报告后,廖耀湘决定次日改由兵团各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新6军实施主攻,不惜一切代价攻下黑山、大虎山,掩护兵团主力经黑山、大虎山以东向营口撤退。
25日一早,在经过1小时空地火力准备后,新6军、71军、青年军师第3旅,总计5个师的兵力猛攻10纵阵地,重点攻击高家屯方向的高地。在此坚守的我82团指战员与敌反复争夺,双方均伤亡惨重。各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28师将能动员的人全部组织起来,重新编组成5个连,在全师炮火的支援下,不等天黑就向高家屯阵地发起全线反击。
占领我阵地的国民党军已成强弩之末,加之后援部队被我军炮火阻断上不来,因此经过近1小时拼杀,28师再次全线收复失地。战后人们发现,标高米的高地,竟被双方密集炮火削去了2米,变成了事实上的“99高地”,直径在10米以上的弹坑就有多个,仅高地我军就伤亡余人,战事之激烈由此足见一斑。
25日这天,28师83团防守的大白台子阵地也遭到了敌71军猛烈进攻。双方在阵地上反复争夺拼杀,中午时分,敌71军付出重大伤亡后,艰难夺下了大白台子。可还没等他们站稳脚跟,83团立即投入预备队反击,经过激烈的白刃战,不仅将突入之敌赶了出去,还乘胜追击,将敌击退至尖山子阵地。
图为28师指战员反击高地在黑山正面防线激战之时,国民党军新22师企图迂回10纵30师侧翼。当其进至赵家窝棚时,遭8纵22师顽强阻击,激战10余个小时都无法取得突破,只好收兵回撤。
五、胜利,水到渠成
25日傍晚,廖耀湘获悉东野主力已进至黑山以西不到40公里的北镇,急忙下令各部队停止向黑山进攻,经黑山、大虎山以东以南向台安、大洼方向转进,直奔营口。
他没想到的是,回师魏家窝棚的辽南独2师,迎头截住了廖耀湘兵团退往营口的先头部队新3军14师2个团。与此同时,8纵23师也已插入六间房,与退向台安的49军军部及3个团激战。
廖耀湘误判辽南独2师为东野主力,在退往营口之路已被截断的情况下,只得令部队退往沈阳。可是,26日一早,6纵赶到了厉家窝棚,关上了廖耀湘兵团退往沈阳的大门。至此,该兵团被东野合围在大虎山以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台安以北纵横约公里的狭小地带,失败已成定局。
图为东野主力追歼廖耀湘兵团26日凌晨3时,林彪通知10纵:主力业已到达,10纵协同主力从黑山、大虎山正面向敌人勇猛追击。惨烈的黑山阻击战就此划上句号。
此次辽西会战,东野始终先敌一手,牵着廖耀湘兵团的鼻子转。其中,黑山阻击战打乱了敌军全盘计划,为东野主力东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反观国民党军方面,内部矛盾重重,上下离心离德,处处被动。被国民党军高层寄予厚望的廖耀湘兵团,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抢劫物资侵略如火,支援友军不动如山,焉有不败之理!
黑山阻击战,是10纵战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此战,10纵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坚决顶住了优势之敌连续3天猛攻,以伤亡人(其中牺牲人)的代价毙伤敌人,俘敌人;缴获长短枪支、轻重机枪挺、各种火炮门、坦克和装甲车3辆、骡马匹及大批军用物资。
图为东野炮纵以强大火力支援步兵歼敌胜利是如此辉煌,但10纵在战后总结里,却一个劲儿挑自己的“刺”:
“战前对国民党军主攻方向判断不够准确;将黑山以东视为翼侧保障阵地,工事构筑不坚,仅部署1营兵力,防御预案里也没有在该阵地大打的准备,致使阵地数度失守。后在该地以较大兵力与敌争夺,遭到很大伤亡。如果战前能对敌军善于攻击侧背、惯长迂回的战术特点有充分了解,当以1个步兵团固守十里岗子、曹家屯,将其防御前沿推至井家凹子、五里岗子、下万子一线,将高地作为重火器发射阵地,可能情况会更好一些,伤亡会少些。”
为全歼廖耀湘兵团立下头功的10纵,没有被胜利和荣誉冲昏头脑,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改进,这也是人民军队能不断发展壮大,越战越强的奥秘之一。
本文作者:殷杰,“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