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古溪

汇入长江的支流中,有一条小河,名叫溉澜溪。

虽然现在这里已经盖上了高楼大厦,但过去居住在溉澜溪旁,还真有点儿“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风余韵。

溪沟两侧全是竹木民居,有石桥相连。绿水青山,袅袅炊烟,长路一条,直通江边。

▲溉澜溪的朝阳桥黄兴贵

每当洪水季节,长江急流冲击南岸江边的呼归石,水流逆转,倒灌此地朝阳河下溪沟;而从高坡直泻长江的溪水,便与倒灌的江水同时冲击石滩,激起翻滚不息的浪头,形如朵朵兰花,世人便叫此溪为灌兰溪。因“灌”与“溉”同义,“兰”与“澜”同音,便有文人改称”溉澜溪“沿用至今。

这里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砍砸器、刮削器,石奔等石器15件,现存重庆市博物馆内。这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可见溉澜溪人文生态的历史悠久。

到了清代,这里同样生活怡人。

江津人程衡在《溉澜溪访友》诗中这样写道:

果然此地绝风尘,几欲相求已暮春。

竹里遗孙摇凤尾,溪边小浪纤龙鳞。

到来恰见如珪月,坐久浑忘卖药人。

却忆当年杜陵老,寒山无伴语津津。

从诗中可以推断,清代的溉澜溪,人烟并不稠密。随着岁月变迁,小乡场逐渐变成了大集市,头塘就是很好的证明。

清代兵部麾下的国家通信机构称驿站,各驿站因其地理位置或所承担任务不同,又分别称为驿、站、塘、台、铺等。那时候,重庆府至成都府的水驿第一塘站恰好设在这里,该地因之得名头塘。

▲寸滩头塘驿站作者徐剑

虽然溉澜溪在开发的进程中,不见了昔日“蛙鼓喧清夜,渔灯乱急湍”的景象。但是,你再去寸滩老街走一走,一座百年老桥,正在无声讲述着它的故事。

古桥

寸滩居民都知道镇上有座百年历史的老桥,却不知其真名为至善桥。

▲至善桥与双溪河作者张清善

至善桥曾是当地群众的交通要道,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至善桥建成的庆典会上,正准备请主持庆典的县太爷首先“踩桥”,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从对面走了过来。庆典会众大哗,将叫花子抓了起来,还准备扒光叫花子的衣服,准备狠狠打一顿。叫花子毫不惧怕,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要垮就鸳鸯垮”。

就在大家琢磨他话中之意时,至善桥的东头向外垮掉,西头向内垮掉,两头都从桥头垮到桥洞起卷处,形成东西呼应的“鸳鸯垮”。之后虽然多次修复,但总是修起又垮,至今垮痕依稀可见。

于是,有人传言,那个叫花子是鲁班祖师爷来踩桥,人们得罪了他,所以“鸳鸯垮”根本无法修复。

当然,这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据。但距今已余年的至善桥造型美观,为研究清代桥梁提供了宝贵资料。

百年古榕一株,与桥相映成趣。清道光年进士何彤云有《晚归过寸滩》诗咏叹此地:“至今归梦似桥长,老衲高岩说大荒。气岸遥怜山月去,能消万古减愁肠。”

而今,至善桥已鲜有人往来。

▲建设中的寸滩大桥作者徐林志

它的身旁并列矗立着寸滩公路大桥和寸滩大桥。相对于其他两座桥,至善桥显得更渺小,更斑驳,植物的须根都已从桥侧面的石壁上伸了出来。

这三座大桥分建于不同时期,都是现在或曾经繁盛一时的主要交通要道。他们的出现见证了寸滩古镇历史的进程与经济的发展。

从清朝至今,至善桥存在的时间最久,它也曾经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伙伴,但现在相比寸滩大桥上呼啸而过的汽车和寸滩公路大桥上来来往往的身影,至善桥显得几分孤单寂寞,如果它有思想,怕也只能对着水中的倒影和偶尔掠过的水鸟讲述曾经的故事。

古塔

塔子山上有座百年古塔——文峰塔,是清光绪十四()年在数百年的废塔基上重建的,既作行船标志,也点缀了山川风光景色。这座宝塔,与南岸区黄桷垭的文峰塔隔江遥相呼应。

▲文峰塔魅影作者颜瀚

塔层七层,呈六角形,底层用条石砌成,二层开始均为特质塔砖,每块砖上都烧制有“文峰塔”字样,在最高的七层塔顶匾额上刻有“能默厚德”四个字。

塔子山文峰塔造型巧妙,因为塔身通体洁白,又名白塔。

过去,行船走水的船帮们望见江北塔子山上的文峰塔时,心中便豁然开朗,看见文峰塔就说明朝天门已经遥遥在望了。塔子山文峰塔也因此成为了一座“航标”,看见它,便知到了重庆。

重庆有句老话——三塔不见面,见面就完蛋。这三塔除了塔子山文峰塔,黄桷垭文峰塔,还有下浩莲花山麓中觉林寺的报恩塔。

而这“三塔不见面”的老话源自一个传说。

清朝年间,有一年夏天,溉澜溪河段出了条孽龙,它兴风作浪,盘踞到朝天门沙嘴一带,令船只无法通行。这样一来皇帝要的东西出不去,湖广地区运来的东西又上不来。这个时候,一个云游四海的道士前来“降龙”。

原来这条孽龙是草绳修炼成的,为了牢牢镇压住这条孽龙,当地人在道士的指点下修了上面提到的三座塔,分别镇压龙头、龙身、龙尾。而塔子山下所镇的就是龙头。

为了防止孽龙复活,这三座宝塔各处一方,永远看不见对方。

如今无论你登上哪一座塔,都看不见另两座塔的身影。

在民间传说中,文峰塔的故事主角变得十分丰富,一说那孽龙就是幻化后助唐僧取经的白马,一说镇妖的是何仙姑与吕洞宾、铁拐李,三人各建一塔。

“这些传说非真,但却让这三座塔更添神秘色彩。”江北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去年,文峰塔重新修缮,还修建了塔子山公园,市民可以登上塔顶,纵览“碧绿浑黄交合”的两江美景。

小桥、溪流、古塔、山峰,一幅经典的中国山水画浑然天成,展现着巴渝文化的无穷韵味。

▲曾经的寸滩作者陈洪发

*文章内容整合自《寸滩即将消逝的古渡口——文集》、重庆商报报道,感谢寸滩街道供图。

来源:江北区新闻信息中心

编辑:赵茜

责编:瞿泽娟

猜你喜欢

寸滩保留下来的是“最重庆”的古老记忆

一幅拍卖价上亿的画作竟是“复制品”

从巴国之都到皇帝之墓江北古城权力的游戏

操作指引:

如何将江北新闻推荐给好友?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